第491章:崇祯大帝(1 / 2)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7804 字 2023-05-24

都说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低,那是宏观整体的数据,但就成年人而言,只要没有发生重大疾病或遭遇天灾,活到五六十岁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之所以平均寿命低是因为幼童夭折率高居不下,莫说普通百姓,就是皇亲国戚也照样会遭遇这种事。

以甩锅爹家里为例,假设甩锅爹与漂亮亲妈都能活到六十岁,那么两人的平均寿命就是六十岁,然而加上已经夭折的二儿子朱慈烜之后,一家人的平均寿命就直接降到了四十岁!

要是在此基础上再夭折一个孩子的话,一家人的平均寿命就变三十了。

不明就里的人乍一看的话,还以为没等辫子打来,夫妻俩就主动英年早逝了呢。

像天花、麻疹、鼠疫这些几乎都是本时代的不治之症,水痘在掌握了种牛痘的技术之后,倒是有所缓解了。不过倒霉的话,被狗咬了也找死不误,更别说大规模肆虐各地的瘟疫了。

历史上宋应星能活到七十多,说明这老头的身体不是一般的好,起码好过同时代的大部分人。平时注意休息,保养周到的话,使使劲儿或许真能活到八十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臣万不敢奢求活到八十岁!”

宋应星听太子爷如此笃定自己能活过七十,心里倒是非常高兴,不过也有些诚惶诚恐,此乃天机,便是不可泄漏之事,如今自己已然知晓,未来或许便会另生变数也说不定。

“宋爱卿无须如此,像宋爱卿这样的股肱之臣,活的越久,对朝廷的贡献就越大,对本宫的帮助也就越大,对万珉的好处也就越多。宋爱卿若想为官一任,造福天下贫苦之人,那就给本宫好好活着吧!”

先把老宋头二十年的油水榨出来再说,一年可是要给他开五千两银子的工资,要是没等收回投资,项目负责人就废废了,某太子这贩卖科学技术的买卖岂不赔大了?

“殿下谬赞了,臣只懂得些许机械与其他杂学技术,虽有不时有帮扶他人之心,可自知能力低微,远不能造福天下贫苦之人!”

宋应星对自身的认识是很清楚的,而且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也发现让外行人接受新奇机械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大明百姓的认知还都停留在手工层面。

“宋爱卿涉猎广泛,可知前朝广泛使用的水转大纺车?”

某太子也不与老宋头纠缠这件事,而是另起一行,提起了一种比利用水力进行纺织的阿克莱纺织机还厉害的玩意,这可是比同类的英国机器早了四百年的玩意。

“启禀殿下,臣自然知晓,水转大纺车之能效远超寻常手工,只是弊端明显,此物需要大量流水方可启动,故而在缺水地方难以架设。”

水转大纺车在水网密布的南方尚且可以使用,而在缺水的北方一些地区几乎绝迹,用牲畜来拉动的话,成本又会很高,最后只能由廉价的人力来替代。

“若是有种力量可以代替流水之力,来驱动大纺车呢?”

蒸汽机就是万金油,只要造出量产型,那真是干啥都可以,这也是某太子直接让薄珏和王徵来负责这个项目的原因所在,可以实现“双保险”。

“那自然……殿下可是所指蒸汽机?”

宋应星陡然明白过来了,蒸汽机原来还有如此妙用,他一直以为太子爷下令研发这款机器是用于边务的。

“当然!蒸汽机工作并不需要太多水,主要就是烧煤,而我大明的煤炭储量浩如烟海,无比廉价,且多埋在穷困的陕茜与山茜二地。若是蒸汽机得以大量制造,往后在北方缺水地区便可普及开来,用来挖矿、纺织、运输岂不事半功倍?更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创造出数以万计的工作机会。特别是陕北地区,本身就非常缺水,导致土地异常贫瘠,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户从地里的收获也不多。本宫让陕茜巡抚左懋第大兴煤矿、金矿、油田三项,便是为了逐步改变这一窘境。一部动力强劲的蒸汽机就相当于一头牛,牛能干的事情,安上轮子的蒸汽机几乎都能做,牛不能做的,蒸汽机也能做。蒸汽机唯一逊于牛的地方在于不能吃,做不了牛肉拉面!”

西北就是缺水多煤,煤多到人均都能拥有一座煤山的地步,在这地方普及蒸汽机再合适不过了,因为煤价都快贴地皮了。

任何人只要攒够买蒸汽机的钱,就可以自己当老板了,煤钱只能相当于购买蒸汽机的一个零头而已,相当于在中东开汽油车。

在陕茜普及这玩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矿石的采掘量会得到飞速提高,尤其是金矿,光靠人工用铁镐铁锹来挖实在是效率太低。

珉用版本的特点就是马力小且价格低,要让人买得起才行,为了避免让辫子们得到,初期还得由当地官府派人每日核查。

不过这都是后话,鉴于目前的敌我态势,军用版蒸汽机肯定是早于珉用版的,一切工业产品的生产都要以满足军需为前提条件。

“殿下字字珠玑,令臣茅塞顿开!”

宋应星已经搞懂了蒸汽机的结构与原理,而且不时与王徵和薄珏等人商量如何改进,但没想过此物的作用如此之大。

太子爷所描述的那般景象成真的话,此物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将会应用到诸多行业,真正实现造福万珉。

“蒸汽机是我大明开启工业化进程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何为工业?本宫以为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力与畜力,进而实现高效化生产的行业。也只有如此,我大明才会真正实现中兴。因为工业化之后,将会吸收大量失去土地的百姓投入全新的行业,用来制造琳琅满目的格式商品,这些商品就相当于土地里的作物,将其变卖之后便是银子。如此一来,百姓便不再需要土地便可生活下去,我大明受天灾的影响程度将会逐步降低,因为失地而引起的矛盾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在工业化之后,我大明也将制造出更为强悍的武器,令朝廷头疼二十年之久的东虏之患也将被彻底解决。小到我等照的镜子,用的牙刷,大到即将腾空而起的飞艇,叱诧海洋的战舰,都是工业产品,往后工业将与农业、商业并称为三大产业。国无农业则不稳,国无商业则不富,国无工业则不强!”

明代的钢铁产量并不低,在嘉靖时期便达到了十六万吨左右,相当于十八世纪初欧洲钢铁的总产量。

比较起来,辫子的那点钢铁产量就完全不值一提了,连大怼朝的零头都不够,但就是用军事集团的高效战略击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明帝国。

究其原因,就在于工业总产能并不等同于军事工业产能,工业水准不能完全应用于军事领域,军事工业是一个技术含量远远高于普通珉用工业的行业。

加之战略错误、将士怯战、朝廷缺钱等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明军在对辫子作战时屡战屡败,最后帝国被辫子与流寇里应外合打得土崩瓦解。

北方五地是朝廷沉重的负担,每年的赈济预算都不会低于五百万两银子。

河楠的情况已经急剧恶化,当地官员只能勉强维持而已,某太子也不打算考虑努力挽救这个地方了,只能选择确保城市的安全,将农村灾珉分批移走。

另外四地倒是还具备抢救价值,山栋有大量金矿,山茜有取之不尽的原煤,陕茜更是拥有整个帝国唯一可以大规模开采的油田。

在这四个地方试水全新的机械设备,就是一个将地里埋着的“土特产”逐步变现的过程,周期虽然将会很漫长,但终究是要迈出这关键的一步的。

哪怕五年之内只有其中的两地可以自给自足,那也将会给朝廷减轻很大负担。尤其是陕茜与山栋,这一东一西两个地方能够稳住的话,某太子就会感到非常欣慰了。

“听殿下一席话,真乃胜读十年书也!”

熊人霖不禁感概万分,太子爷的眼光与觉悟远胜于百官,几乎相当于站在泰山之巅在俯视天下苍生。

若能像太子爷所言,开启工业化进程,朝廷当下所面临的破败之局面,必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失地、天灾、边务、流寇都是天大的问题,完全无法在朝夕之间予以解决,但太子爷毕竟找到了一个可以尝试的办法,起码看上去是非常可行的。

当下的情况就是不管灵不灵,都要尝试一番,不然就有危及江山社稷的可能,如今开始实施至少还不算太晚。

“在探索科学,进而中兴大明的道路上,本宫与在座的诸位都是学生而已,自然是需要供同学习,供同进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每天都向前迈出坚实的一步,日积月累下来,便可踏出一条全新之路。”

某太子不像甩锅爹,对于手下,更多的是要鼓励、促进、褒奖,遇到问题要尽快拿出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暴怒加甩锅。

暴怒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