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大合的两翼齐飞体系,意味着曼联的主要兵力都投放在了阿森纳的半场。而嗷嗷待哺的边锋和前锋们,都指着卡里克来喂球呢。
卡里克,作为拖后中场,发牌大师,同样承担了极其恐怖的传球任务。
而他做得很好。
尽管亚历山大·宋在毕书的授意下,对老将卡里克频频压迫骚扰,但久经沙场的卡里克把喀麦隆人的压迫处理得很好。
他依然能出得了球。
比赛实质上已经成为了两名老将的对决。他们是两支球队的发动机,是场上真正在博弈的大师。
罗西基不知道这是自己第几次拿到球了。他几乎是承担了一个b2b中场的职责,再次回到后场接球。
亚历山大·宋出球的短板被曼联针对得不轻。喀麦隆人一脚横传把皮球塞给了罗西基。
吉格斯和纳尼的位置已经逼了上来。边中结合的防守,不给罗西基轻易起球的机会。
更别提身后还有鲁尼和维尔贝克,他们谨慎地停留在阿森纳的后卫线之间,等着罗西基回传犯错。
罗西基带了几步球,只觉得围绕着自己的包围网越来越紧了。吉格斯尚且小心地守住位置,纳尼已经忍不住要上来逼抢了。
罗西基放弃了加速突破的想法,他原地停留了一下,似乎在犹豫。
纳尼立刻冲上来逼抢,而吉格斯看着捷克人毫无表情的脸,喊了声:“等等……”
纳尼的身子还没压上来,罗西基早有准备,往后一拉球,转身跟前冲的纳尼形成了一个双螺旋。
一转头的功夫,纳尼发现罗西基已经带着球跑到了自己背后。
老辣的带球啊!吉格斯暗骂一声,但罗西基抢出身位,依靠一刹那的开阔视野,早就一脚长传又兜给了前场。
在前场不知疲倦地奔跑的阿隆·拉姆塞飞奔着接下了这个球。
他就像他一直在做的那样,前进,向着曼联的禁区前进。
蒙头向前冲的拉姆塞一动,阿森纳的前场闻风而动。
热尔维尼奥、沃尔科特、范佩西的三叉戟向禁区冲击,拉姆塞略微滞后,形成一个四人攻击群。
这就是阿森纳这场比赛的常规操作。后场耐心传控,前场闪电进攻。
拉姆塞带球没冲出几步,就觉着脚下不太舒服,一愣神,原来是卡里克杀到,坚决地断下了球。
卡里克既是曼联的发牌者,又是防线前的最后一道屏障。
他夺回球权,两步带出,让拉姆塞失去了快速就地反抢的机会。
而后,卡里克迅速地理清了队友的位置,长传分球。
这个回合的攻守,清晰明了地展示了这场比赛真正的对决者:罗西基和卡里克。
两名三十多岁的老将迸发了惊人的活力,成为了双方战术的真正核心,和两架战车的永动机。
曼联无法掐死状态爆棚的罗西基,阿森纳也无暇反制攻守兼备的卡里克。
但毕书和弗格森都知道,这样的均势只是暂时。
他们都三十多岁了。无论是罗西基的b2b式打法,还是卡里克的攻防一肩挑,都要求大量的跑动覆盖。
他们真正的极限,取决于他们的体能。
双方都在等,等谁的体能先枯竭,谁的状态先冷却。
但是阿列克斯·弗格森爵士已经胸有成竹。他有拖下去的资本。
此时已是比赛的第三十五分钟,比分仍是一比零——曼联客场领先阿森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