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孙静的强硬(1 / 2)

第251章孙静的强硬

孙静的强硬出乎了女真贵族的意料之外,他们没想到王伦的特使这么刚,利刃当面却丝毫没有慌乱,反而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态度,这可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孱弱文人。

孙静不是愣头青,更不是不怕死,他这么做也是有仰仗的,他追随王伦虽然时日尚短,但对王伦的了解却不少,特别是见到耽罗的一切后,孙静可以确定一件事情,王伦绝对有和女真叫板的条件。

不要说女真,在孙静看来,王伦就算对上大宋的倾国之力也不是没有自保的能力。

大家不要因为日后的靖康之难就认为女真当真比大宋强大,当真比拼国力,十个女真也不是大宋的对手。

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靖康之变,并不是因为大宋国力的衰败不如大金,更不是技术落后人民孱弱。

甚至不在于军事的落后,而在于大宋的帝王不敢打,但是大宋帝王的不敢打不是怕女真人,而是怕自己的国民。

因为打仗就需要有统兵的将官,而宋帝对统兵将官的恐惧远远超过番邦蛮夷,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宋才会出现童贯这样太监统帅的原因。

后世的满清也是这个毛病,他们之所以见到洋人就一败涂地,不是因为他们怕英国人或者法国人,而是怕中国人。

因为满清的酋长很明白,他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

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问题,后世很多书籍和影视剧中有一个被吹上天的民族英雄海龄,这海龄是满洲镶白旗的人,奉命防守镇江抵抗英国人。

而海龄抵抗英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屠城,不错,就是屠杀镇江的汉人,因为他很清楚,外国人来了对待百姓再不好也比满洲人要好,为了防止汉人百姓因此帮助洋人,就杀光了汉人。

满清不敌西洋,科技军事其实是次要原因,根本原因就是畏民如虎。

大宋也是这个毛病,他们对本国百姓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对待蛮夷番邦。

孙静在最初到山东的时候,对王伦的实力了解还不算深,但是等到了耽罗,他就明白了王伦隐藏的有多深,耽罗虽然是弹丸小岛,但是里面所蕴藏的力量却是恐怖的。

不说吕胡子的冶金坊,也不说叶春的机械制造局,单单就是棉花这一项,就让孙静心惊肉跳,作为一个合格的谋臣,他太清楚这个东西的战略意义有多么巨大了。

孙静认为,就算有一天王伦改天换地再立乾坤,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谓闻一而知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孙静就属于这样的一个智者,他也根据这一切事实下定了决心,日后要跟紧了王伦,自己虽然在王伦的圈子里属于后来者,但是有高俅的这重关系在,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未必不能后来者居上。

王伦本来打算让他接替祝朝奉做耽罗太守,可是孙静坚决要求来庆源府,因为耽罗虽过得舒适,又是大后方最为安全,但也注定了难以有什么作为。

孙静仔细研究过王伦的地盘,最后申请来庆源,一方面是因为庆源属于前沿阵地,需要的是能打开局面的能臣,在这里适合自己发挥特长,也容易建功;另一方面则是山东的地方王伦的能臣干吏太多,自己也不容易显出来,而庆源之前是种家兄弟负责的,自己来这里容易做出成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