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法实施了四年之后,秦国各地都纷纷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整个秦国都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四年之前那个因为两场大战而快要油尽灯枯的秦国已经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国力日渐强盛的秦国。
在国力渐渐变得强盛的背景之下,在秦国朝野之上,不知何时突然出现了一种特别的声音。
既然国力已经恢复甚至比之前的秦国更为强大,那么是不是该寻找一个对手来检验一下秦国变法的成果了?
这个特殊的提议一出来便引起了秦国朝野上下的一致热议,几乎每一个泾阳之人都在讨论着该拿哪一国小试牛刀。
在这些人之中有人提议秦国应该再次集结重兵进攻河西,一举收复在战争之中丢失的河西土地。
这个提议在提出的一瞬间就赢得了大半泾阳秦人的同意,但是在考虑到那个横压当世的魏国以及它身后站着的韩赵两国之时,那些同意的人也都放弃了这个提议。
这个提议被否定之后,这些人又提出了一个更加符合实际的提议。
那就是派兵北上,消灭北方那个与秦国较量了数百年的残敌义渠,彻底奠定秦国北方的安定。
相较于上面那个与魏国大战的提议,这个提议的可操作性更高、难度更低的提议立刻赢得了几乎所有泾阳人的同意。
泾阳秦人的热议愈发热烈,渐渐地他们的提议传到了秦国重臣的耳中并被最终送到了秦公嬴连的案头。
面对这股民意从泾阳城逐渐向整个秦国传递的趋势,秦公嬴连的心中对于这个提议也是愈发地重视。
这次秦公嬴连率领诸位秦国重臣拜祭英灵殿,也未尝没有希望借此凝聚军心民意的打算。
作为身上流淌着热血的秦人,身为这个国家的君主,秦公嬴连知道这个国家从来都没有什么以德报怨的说法。
秦人信仰的永远都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只要有人敢惹秦国,那么迎接它的都是无休止的进攻,无论胜败。
在秦公嬴连思索着未来对义渠的反击战时,站在秦公嬴连面前的秦国重臣们也在看着秦公嬴连。
经过了两年的时间,秦公嬴连已经渐渐褪去了往日的青涩,变得愈发成熟了起来。
不久之后,秦公嬴连将正式加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男子。
这些秦公嬴连治下的秦国重臣们都在期待,期待这位年少便展现出英明睿智的秦公能够将秦国带向一个更加强盛的程度。
“秦公,请。”
一声呼唤打破了秦公嬴连与秦国重臣那种和谐的氛围。
而在这声呼唤之后,秦公嬴连今日祭拜英灵殿阵亡将士的仪式也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在宦者令的一声声安排之下,秦公嬴连始终怀着一颗尊敬之心完成了英灵殿的祭拜仪式。
在仪式完毕之后,秦公嬴连看着摆在面前的一块黑色无字碑,脸上忽然出现了一丝决绝之色。
“我秦国的英灵们你们放心,你们的仇秦国永远都不会亡。嬴连决心用整个义渠来为你们陪葬。”
……
在回返都城泾阳的路途之上,秦公嬴连并没有让大良造吴起回返车驾,反倒将他召到了自己的秦公车驾之中。
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大良造吴起,秦公嬴连沉声问道:“不知师兄近几日是否听到了泾阳之中的一些传闻?”
听到秦公嬴连所问的问题,大良造吴起有些平静地看了看秦公嬴连,然后轻声说道:“听说过。”
还未等秦公嬴连的第二个问题说出来,大良造吴起就抢先说道:“近日泾阳城中热议的对北方的义渠用兵的提议,是我的弟子白兴提议的。”
“白兴……”
听到大良造吴起的话语,秦公嬴连不由喃喃自语,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年形象。
“那师兄以为,白兴的提议是否有可取之处呢?”回忆了一番白兴之后,秦公嬴连向着大良造吴起询问起了对于义渠用兵的看法。
“其实此时动兵也未尝不可。”
“这四年以来,秦国萧关大营对于义渠的小规模袭击一直没有停止。”
“在我秦国装备更加先进的秦国精锐骑兵的不断袭扰之下,义渠的国力这些年以来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恢复。”
大良造吴起先是向秦公嬴连禀报了这些年来秦军对于义渠的袭扰,随后继续说起了秦军内部的情况。
“变法实行四年以来,虽然我秦国的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我秦军的战力却因为缺少战争的历练而有所下滑。”
“长剑总是藏于剑鞘之中是会生锈的,也是时候让秦国手中的这柄秦剑饱饮敌人的鲜血了。”
说到这里,大良造吴起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朝北望去,眼中流露出道道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