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听太后笑道:“行了,陛下莫要刺探哀家的心意,说了不管,便再也不管,一个做妾的庶民,值什么得到天家送嫁的赏赐。”
被戳穿心思的皇帝面色赧然,正待说些补救的话,却见太后站起身:“陛下,中午可留下用饭。”
知道太后不欲再提,皇帝也赶忙点头应下:“叨扰母后了。”
食过午饭,皇帝同太后告辞离开,他还有不少公文需得批改。
李嬷嬷扶着太后在院中消食:“娘娘,这宛如郡主您就当真不管了么?”
她是太后身边的老人,常年待在一起,说话也没有忌讳。
当初送走端王时,她看到太后的彻夜难眠,在无人的时候暗自垂泪。
自然也知道太后对端王有多深的感情。
那可是端王的最后两点血脉,太后真能忍心不管么。
别等到回头两个孩子真出了事,伤心着急的还是太后娘娘。
听了李嬷嬷的话,太后脸上淡然一笑:“你当陛下真是来找哀家想办法的么,他那就是来找哀家要说法的,想来也是被宛如逼得急了。”
李嬷嬷跟着蹙眉:“也不知道端王妃是怎么教的,竟将连郡主教成这般模样,想当初真应该在京中指一位贵女给端王。”
太后斜觅了李嬷嬷一眼,看对方还是一副我说的是实话的模样,笑着摇头:“端王妃的规矩不差,只是有些人的心太大了。”
李嬷嬷皱起眉头:心大,堂堂郡主做了人家的妾侍,这还叫心大!
两个人在院子里又转了一圈,李嬷嬷又说起了李氏,对于李氏的遭遇不由得惋惜道:“也是个可怜人。”
后宫中除了听戏便是说些八卦,听了李嬷嬷惋惜的话,太后拍了拍她的手:“哀家给过她机会,是她自己惦记着给儿子攀上一门好亲,才给那丫头缠上去的机会,怪不得哀家。”
恍然大悟的李嬷嬷,随着太后的话微微点头:李氏的两个儿子资质平庸,宛如郡主是端王遗孤,而端王又是太后亲子,对于这样的两个孩子,将来皇室的恩典自是不会少。
攀上这样的一门亲事,李氏的儿子必然能铺开一条青云路。
只可惜,人家惦记上的却不是李氏的儿子,而是她家汉子。
再想到出事的赵雨韵,李嬷嬷心里也不免有些唏嘘:为儿子打算的再好又如何,现如今带着女儿躲到庄子上,也不见儿子站出来替她说话。
转了五圈,太后打了个哈欠:“哀家乏了,回去歇着吧。”
眼见着太后要跑,李嬷嬷一把将人拽住:“娘娘,太医说您饭后至少要走六圈,现在还差一圈呢,您自己没瞧见是不是,你的腰身比原来足足粗了两寸。”
被李嬷嬷不断念叨的太后:“”都这么多少年了,这丫头怎么还是虎了吧唧的。
乾元帝显然是被宛如的事恶心的不轻,回去后迅速着人拟旨,将宛如贬为庶人。
至于一个庶民,日后是嫁人还是还当妾,便都与皇室无关了。
定远将军府折腾了足足一夜,房舍虽然都是囫囵的,但是在歪倒的时候,房中物品倾倒,难免有些磕磕碰碰。
此时,破落的赵府废墟中,到处行走着龇牙咧嘴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