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以后,基地将会综合学员们的成绩和个人意愿进行机型分配,然后便可进行正式飞行训练了,要求每人都得掌握两种机型,总计飞行时长在25小时左右,毕业即授予少尉军衔。
这个计划得到了朱立锲的批准。
但还没完,他认为这还不够,既然是往坏的方面考虑,那何不再深远一些?
英美等发达工业国的生活水平高,民间有许多飞行俱乐部,故而不少平民都是经验丰富的业余飞行员。
战时,如果征召他们的话,训练时间会更短,便于快速扩充航空力量的规模。
而大明则不然,去民间飞行社开飞机只是纨绔或富家子弟才能享受的高端娱乐活动。
因此,朱立锲打算在这方面做文章,选定一部分高校,有飞行社的扩大、没有的就创设。
文化水平较高的学生们的接受与学习能力强,即使只是在空闲时间开一会飞机,几年下来也至少能入门。
以后如果真的到了需要他们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进行高级飞行训练和战斗训练了。
如此,即可在相当程度上扩充大明的潜在飞行员数量与后备航空力量。
“殿下,兵部空军处有要事请示。”
“拿来看看。”
在下榻的地方,接过电文并认真翻阅了一遍以后,面带思虑的朱立锲站在窗前权衡了起来。
空军处近来正在考虑航空发动机的问题,作为人类工业的结晶之一,航发可以说是象征一国工业水准的参照物。
重量、出力、油耗、可靠性等等方面都得满足要求,不可谓不苛刻。
作为后发国家,大明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起初,基本是引进西方国家的产品并加以仿制,法国的诺姆-罗纳、德国的宝马、美国的普-惠皆有。
之后则开始尝试自行设计,并逐渐追到了第二梯队,但航空发动机依旧是大明的两个技术短板中最碍事的一个。
空军处希望能在大战之前再引进几种目前最先进的航发,毕竟战争时期这条路就断了。
逆向仿制?低效且不靠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还是得尽量引入完整的图纸和工程样板。
目前大家相中了普-惠公司的r-183-76“双黄蜂”、14缸、12匹马力;以及莱特r-182-25“旋风”、9缸、1匹马力。
直接提要求的话,虽然美国人会答应卖发动机,但是引进全套生产图纸则不太可能。
这可是如今的一流风冷星形发动机,美国人要卖图纸也只会卖老旧型号的,而那些七、八百匹马力的引擎大明已经自产了三种了,不稀罕。
虽然德国人也有一千多匹马力的星形发动机,可综合性能要稍逊一些,他们更精于液冷v形发动机。
“这等事也得我来定夺么?施个小计便是。”朱立锲侧首对侍从令道:“如此,使馆过些天组织宴席时,故作不经意向美国人透露个假消息,再筹备个空壳飞机公司,以打造新式大客机为由直接向那俩公司购买生产授权,大抵如此。”
语毕,他想了想,觉得没有遗漏,便继续道:“好,明日的行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