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帝国最后的荣光?(1 / 2)

晚餐过后,周长风与夏筱诗稍微散步了一小会便分开了。

虽然置身事外的人可能不大能理解,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生活,周长风却已经能深切感受到如今大明方方面面的魔幻情况了。

说现在的大明开放吧?不,其实不乏保守;说保守吧?也不尽然,因为在许多方面又很开放。

在这个封建色彩残存不少,又不得不顺应时代扭扭捏捏地发展了几十年的大明,可以说什么魔幻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权力来源有两个——第一是世袭的君主,背后是皇族势力;第二是民众的选举产生的议会,背后是民众,亦或是可以操纵民众的势力。

显然这两大权力来源无法和睦相处,最终大势必定会滑向其中的一个。比如德意志帝国虽有议会,但早早地就抛开了议会,基本上是德皇独大。

大清预备立宪时同样准备搞二元君宪,然而他们却并未认清形式——自从东南互保之后,大清朝廷已经是风雨飘摇了,势力衰微,结果还天真的搞出个“皇族内阁”,可谓作死。

当然,即使大清预备立宪识时务的妥协,成功立宪的大清同样会在短时间内由“实君立宪”变成“虚君立宪”,毕竟当时的皇族与朝廷的势力远远比不了泛滥的地方势力。

不过,后明的情况又有很大不同,与天启、崇祯年间一样,即使到了末期,后明朝廷仍然有一定的威信与势力。

如此,势力之间勉强平衡,相互妥协以后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在二元君宪制下,大力发展、建设自然就会增强地方势力,从而让议会的影响力变大,如果放任不管,皇族势力衰微,那么迟早皇帝要退出权力中心,转变为“虚君立宪”。

甚至可能更进一步,直接迈入共和。

而皇族势力自然要设法反制,除了惯用的拉一派、打一派等一系列权术以外,大力壮大军队就成了重要手段之一。

毕竟这都什么年代了,不可能还靠着太监势力来帮衬。

如此可知,二元制君宪相当之不稳定,两大势力都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努力,内斗不休。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全是坏事,毕竟这又不是古典时代了,所以大明各派的野心在國家层面上的体现就是飞速发展!

地方势力和官僚資本不断投资、建设、扩张,方兴未艾;军队同样不断壮大、发展,如火如荼。

可是这飞速发展的表象却掩盖了大明无数没有革除的弊病和难以调和的矛盾,它们可不会自然消弭,迟早会爆发。

“刚好是大战前夕啊…哎,回光返照就回光返照吧,哪怕消亡不可避免,但如果能打赢这场战争,那也称得上帝国最后的荣光了。”周长风如是感叹道。

嗯,这倒也是不错的归宿了。

在那之前,自己得做好准备,能爬多高就爬多高。

不说能节度一方或者统帅三军吧,至少也得是一个兵团的提督吧,如此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刻为大明顺利转型保驾护航,以免被奸佞之辈窃取果实。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在初步的理论学习之后,修习班也组织了首测考试。

虽曰考试,但实际上就像是入学的摸底小测验一样,只是…需要写上一整篇文章,至少三千字。

“……写完即可,最晚不过酉时二刻,可以参考书籍与文献。开始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