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晋国灭三狄(2 / 2)

晋昭公一听,觉得也有道理,自己先前的决定太过武断。可是晋国已经当着其他国家的面将鲁国放在了对立的位置,如果只是暗中和鲁国修好,对鲁国来说面子上不公平。鲁国要求将季孙意如释放,并且在盟会上为季孙意如“正名”,可是这样做岂不是让晋国很难堪?晋昭公为这个外交难题头疼不已。晋国臣子叔向这时候让弟弟叔鱼私下了结这件事情。

叔鱼曾经到鲁国避过难,与鲁国君臣关系都非常好。叔鱼向季孙意如说,如果让你走你不走,那么你可能就回不到鲁国,而是安置到其他地方,具体是哪里谁也不知道,也许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也许是一个天寒地冻的地方,所以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赶紧走吧。

听叔鱼这么一说,季孙意如也非常担忧,便赶紧自己走了。鲁国也只能忍气吞声忍受着晋国的侮辱。

自上古以来,戎狄等少数民族就一直生活在中原的周边地区,与华夏族互有战和,尤其北方的狄族是困扰北方各诸侯国多年的对手。狄族主要活动在今天陕西、山西、河北一带,在春秋初期,势力非常强大,经常侵袭中原地区的郑、燕、齐等国,邢国与卫国的国都甚至被戎狄攻破。狄人主要分为白狄、赤狄与长狄三支,都散居在中原各国周边。白狄主要活动在今陕北及山西介休一带,是晋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左传》中,对白狄伐晋进行了多次记载:鲁僖公八年(公元前652年,“狄伐晋,晋里克帅师败狄于采桑(今山西乡宁西”、“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秋,戎侵晋,取孤厨(今山西临汾西北,涉汾,及昆都(今山西临汾境内,因晋败也”;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狄伐晋,及箕(今山西省隰县”,同年八月,晋军“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

由此可见,白狄力量曾一度相当强大,屡次进攻晋国,但随着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白狄君长被晋国所抓,白狄的一支便就此衰落。此后,陕西的这支白狄受到秦晋两个大国的夹击,因此时而服从于秦,时而服从于晋。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1年,狄人联合晋国一起进攻秦国,而到鲁成公九年(公元前582年,狄人又转而与秦国一起攻伐晋国了。

在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6年至鲁成公三年(公元前588年,晋国还与活动在今天山西长治地区的赤狄发生冲突。此一时期,赤狄的势力也相当强大。鲁宣公六年(公元前63年,赤狄侵晋,围困了经过的怀与邢丘。随后,晋国又对赤狄采取了骄纵和孤立的策略,使其气焰有所收敛。鲁成公三年(公元前588年,晋国终于将赤狄一部消灭,随后又陆续消灭赤狄各部,最终解除了赤狄的侵扰。

到了春秋的晚期,晋国公室的力量逐渐衰弱,卿大夫的专权进一步发展,致使晋国的内部争斗频繁,已无暇顾及在诸侯间称雄争霸。于是,晋国就把力量主要放在了白狄身上。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向戎弭兵之后,中原战火稍有平息。晋国内的六卿为了向晋东北拓地自肥,便向东迁的的白狄三部发动了战争。所谓的白狄三部实际上是东迁白狄在此一带建立的三个国家,分别是鲜虞、肥、鼓。

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国大将荀吴在太原一带打败了无终部落及群狄。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年,中山穆子假借去会齐师,向鲜虞借路,趁机攻占了昔阳(今河北晋县西,灭掉了肥国,俘虏了肥君緜皋,并将緜皋及其臣子带回了晋国。随后,晋军又顺道进攻鲜虞,但鲜虞人固守,晋军无功而返。第二年,晋在平丘大会诸侯后,荀吴率军回晋国路过著雍时,袭击了鲜虞,追击鲜虞人至中人(今河北省保定附近,晋军全胜而归。

此后又两年,荀吴又领兵攻伐归属于鲜虞的鼓国。晋军分兵三路,将鼓军团团包围,最后鼓人粮尽而被迫投降。鲁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年,鼓人发生叛乱,并再次归依于鲜虞,荀吴再次带兵征讨,以伪装籴粮人的办法偷偷潜入昔阳,对鼓人发动了突然袭击并最终将鼓人消灭。

东迁的白狄三部此时已被消灭两部,而剩下的鲜虞一部还有相当强的实力。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7年,鲜虞趁晋国挥师南下之机,向晋国发动了进攻,在平中击败了晋军,并俘获了晋国大夫观虎,可见鲜虞力量之强盛。次年,晋国为向鲜虞报复,让范鞅率军与卫军一起征讨鲜虞。同年,鲜虞建立了中山国。然而,晋国的这次征讨并没有什么结果,而十年后晋国的内乱中,中山国还与齐、鲁、卫三国联合出兵救援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在战国时期,中山国仍然存在,成为七雄以外的北方强国。

在晋国对白狄的征伐当中,基本都处于优势地位。但是晋国与白狄之间除了战争以外,还有不少和解政策。最为典型的就是和亲政策,双方互通婚姻。晋献公的宠妾骊姬就来自戎族,晋文公的母亲大戎子、公子夷吾的母亲小戎子也都是戎族。除了戎狄女子嫁入晋国,晋国的宗室女子也有一些嫁给戎狄首领,例如晋景公之姊就嫁给了狄族的潞子婴为妻。此外,戎狄部落也是那些在政治斗争中落败的晋国大臣们的避难所,晋文公就曾经在骊姬倾晋时于狄国住了十二年,后来狐射姑在与赵氏争权落败以后也将全族迁到了狄国。

鲁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陈国归服晋国,戎族也来向晋国求和,但晋悼公并不想与戎族讲和。然而,魏绛劝晋悼公说,不要因为对付戎族而失去称霸诸侯的机会,而与戎族修好会有五大好处。晋悼公听了魏绛的话之后,认为很有道理,遂派人与戎人讲和。

可以说,正是晋国与戎人和好,才使得晋国可以全心地与楚国争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