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打假晚会(1 / 2)

时间匆匆,转眼进入了1982年。

这时候,王星还在不予余力的发表文章,同时他也走访了不少津村药局保健品的购买者,记录下他们的说辞,一并发表到报纸上。

这些报道在市民心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逐渐开始有人公开质疑津村药品保健品的真实性。

有人质疑就有人反驳。

一时间。

人们在报纸上吵得沸沸扬扬。

吃瓜群众们看的津津有味。

不过一颗怀疑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里种下。

这保健品不会是假的吧?

作为一个更开放的市场,港城市民其实一直以来,就饱受假货的困扰。

手表、皮带、皮鞋、洗衣机,一不留神就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见舆论铺垫已经有了,曹卫东果断开始第三步的计划。

他召集了【无线】【佳艺】【丽的】三家电视台的负责人,开了个内部会,决定在今年的3月15日挑选台里最优秀的主持人和演员,联合开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综艺晚会。

这场晚会的名字很直白。

【打假晚会】。

这自然是曹卫东照搬的315晚会。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1991年的3月15日,央妈“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开播。

晚会现场设置了十部维权电话。

但是很快,晚会的工作人员就发现,十部电话根本就不够用,一些打不进电话的观众,急吼吼地把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带到直播现场,请求曝光。

甚至有个退休老干部,抬着洗衣机就赶来了,足见买到假货是多么的气愤。

这场晚会点燃了消费者们的维权意识。

从此之外,晚会一炮而红,并在不经意间开启了央妈举办315晚会的传统。

甚至有人戏称315晚会是“上半年的春晚”。

所不同的是春晚露脸身价倍增。

315晚会露脸非死即伤。

当然,315晚会也不是央视凭空创造出来的,它的创办是具有特定背景。

就在首届315晚会举办的半年前,发生了一个大新闻。

当时的某位领导,逛商场时花49.5元买了一双皮鞋,结果穿了不到一天的时间,鞋后跟就掉了一大块。

后来一位记者听到这事,采访后写了篇《买鞋上当记》的文章,很快,这个笑话演变成大新闻。

打假,刻不容缓。

在舆论的土壤滋养下,315晚会应运而生。

彼时彼刻,亦如此时此刻。

曹卫东在内部会上慷慨激昂的说道。

“我办这节目的目的很简单,打消市民们的质疑,告诉市民谁真谁假,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定下了主基调,电话台的工作人员就开始行动起来。

第一期打假晚会,直接将近期备受争议的津村药局两款保健品纳入其中,同时还有【守正堂】的三仙口服液。

当然,一场晚会自然不可能只打这一个品类的节目。

工作人员们又通过在市场上走访,将十多样商品纳入打假范围,准备在【打假晚会】上邀请专业人士,给予鉴定,给市民们一个真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