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赵国公(2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6094 字 2023-05-22

“爹,李三那个二妹,好像才十岁啊。”

“十岁又如何,先订亲,等过个四五年就能迎娶进门了。”

王永安心里腹诽着,可又不敢说出来。

王君廓目光如剑般锐利,刺了儿子一眼。

“你别嫌这嫌那的,当初为父也不过是个乡下人,如今的国公爵位都是拼来的。李三原来也是个乡下人,但那又如何?他现在是京畿大都督,是京兆尹、太子少詹事。满朝上下,有几个比他更得太子宠信的?”

王永安张了张嘴,想要为自己辩解,但又不知道怎么说。

“儿子知道了。”最后只能无奈低头。

东宫。

李世民坐在书房里,依然还没有休息。

从那天早上出发去玄武门,到现在被立为太子,两天了,李世民却还没合过眼,一直很亢奋,根本睡不着。

坐在书案前,他开始着手考虑如何对朝堂进行人事调整,尤其是十二卫大将军、以及三省六部这样的重要位置。

裴寂不能继续留在宰相位置上,封德彝这个该死的更不能留。

萧瑀和陈叔达可以先留用,自己先添几个人进去,选谁?高士廉年纪较大,威望也可以,还是自己妻舅,值得信任。

可以让高士廉任侍中,杨恭仁的侄女是自己的侧室,且他一直都很支持自己,之前是检校侍中,已经是宰相了,这次可以升他为中书令。

宇文士及也是自己信的过的,本事也不错,让宇文士及检校侍中,让房玄龄检校中书令。

这样新的宰相班子就是六个人,左仆射萧瑀、右仆射陈叔达,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杨恭,检校侍中宇文士及、检校中书令房玄龄。

六部尚书也很重要,让大舅子无忌来当史部尚书。

兵部尚书统领十二卫,也非常重要,李世民有些犹豫不决,该让李超来当,还是杜如晦呢?

李超允文允武,当兵部尚书也是没有问题的,有他在兵部,接下来整顿京城防卫,重建禁卫系统,他是放心的。可李超搞经济也是好手,论赚钱没几个比的上这小子。

接过了大唐的家后,李世民才发现,国库里很穷。皇帝向来大方,结果导致就是国库里几乎是空的,去年又打了几次大仗,更是弄的国库空虚。

没钱,当太子说话也不硬气啊。

这玄武门一大群功臣还没有赏,这原来皇帝的人,太子的人,齐王的人,也还没有安慰呢。

到底该让如晦当兵部尚书,还是让李超当兵部尚书?

最终,李世民还是选了李超,本来李超现在身兼多职,不适合再任兵部尚书。但是眼下,他的心腹们多是身兼多职,没办法,既要马上稳定局势,又得是忠心可靠,就只能先这样了。

等过完这段时间,再慢慢调整吧。

嗯,就让李超兼任兵部尚书,加个检校好了。

一众功臣又该如何赏赐呢?

玄武门论功,李超当居首,这功劳肯定能封个国公的。

嗯,当天他评的六位首功,都能封国公。

另外当天随自己先入玄武门的八将,还有后面李超带来的八将,也都是起码能封国公郡公的,当天在外面的那些将领,也功劳不小,真要算下来,起码得封上二三十个国公,几十上百个郡公县公县侯县伯的。

国库空空,封这么多爵位,以后朝廷如何能够承担啊。尤其是这些功臣,他还不能来个虚封,如李超这样的,封国公,还起码得封个五百户以上的真食邑,甚至得封七八百上千,要不然,首功都只封几百,后面的其它人就没法封更多了。

刚当上太子,还不能太小气。

该给李超封个什么封号呢?

深思良久,李世民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字。

赵!

赵国公,这是李世民曾经得过的国公封号,李世民太原随父起兵,初封敦煌郡公,后晋封秦国公,而在义宁元年十二月,李世民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攻洛阳,不克而返。第二年,李唐开国,李世民为秦王。

这个赵国公封号,李世民也是大有深义的。把自己曾经得过的封号,赐给臣子,这无疑是极大的荣耀。

长孙无忌,魏国公。长孙氏是北魏皇族出身,现封号为魏,也是大有深意。

秦琼,封号齐国公,秦琼出身于齐郡,原是翼国公,与在改封为齐国公,也是对秦琼的极大奖励。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