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2 / 2)

于是,怀恩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笑呵呵的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

待怀恩的身影消失,一旁的王翺脸上露出一丝嘲弄,道。

“大本堂既设,此后你我的肩上,又多了一桩差事,不过,次辅大人想必是不甚在意的,毕竟,东宫的讲读,就是次辅大人一直安排的,将大本堂的差事也揽下来,不过顺手的事,不是吗?”

言辞当中,暗暗讥讽俞士悦没有担当,不敢为东宫争取利益。

面对这样的嘴脸,俞士悦却并不想多说什么,冷冷的看了王翺一眼,转身便回到了自己的公房。

他又不傻,既然知道了皇帝的用意,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皇帝需要一个持正的大臣,但是,不需要一个处处和他作对的大臣,像是大本堂这样的事,虽然长期来看不利于东宫,但是短时间内,并不会对朝局有所危害,在这样的事情上和皇帝顶着,只会被皇帝当做是小题大做。

怀恩亲来传旨,为的就是要看看,俞士悦会不会像于谦一样,因为所谓的原则,在不必要的小事上跟皇帝对着干,若是俞士悦真的反对此事,才是让王翺等人看笑话。

说到底,有了于谦这么个前车之鉴,想要再得到那般恩重,属实是并不容易。

而且更重要的是,持正归持正,有些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持正两个字,就可以解决的……

回到公房当中,俞士悦坐在椅子上,深深的叹了口气,这朝局,越来越变幻莫测了呀!

日子一天天的过,转眼便是六月中,朝堂之上依旧暗流涌动,但表面上却沉静的一如往常。

和许多人预料的有些差别的是,天子要重开大本堂的旨意下达之后,虽然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阵波澜,但是,也仅仅只有几个御史上奏觉得为时过早,并没有发生想象中的风波。

甚至于,都没有人提到东宫一个字,整个朝堂上下,都好似失声了一般,对于其中的政治意义完全视而不见。

朝堂之上平静的很,但是朝中的诸多大臣,却皆是颇不平静,不为别的,只因今日,举朝瞩目的大理寺奉旨勘审于谦一案,就要正式开堂审讯了。

当然,说是于谦一案,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能够证明于谦牵涉其中,说是朱骥一案更准确些。

而且,于谦虽然被下狱,官职品级却仍在,以朱鉴的品级,他并没有权力审讯于谦,甚至就连问话都需单独请旨。

所以,大理寺的主要勘问对象,还是在原告徐大有和被告吕富身上,锦衣卫协理,朱骥和于冕也要上堂被勘问,除此之外,皇帝特意派了内监前去旁听。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因为诉状是襄王爷代为呈递的,所以,开堂之日,他也特意到场听审了。

这么一桩区区的侵田案,由挂衔刑部尚书理大理寺事的前内阁大臣主审,皇帝亲派内监旁听,更有宗室亲王亲临,这个规格,简直是顶天了。

不过,俞士悦显然不适合去,一来他的身份有些敏感,二来作为朝廷官员,他有差事职分,不可能丢下差事跑去掺和什么审案,不过,派人前去探听消息,自然是免不了的。

消息是在下衙后送回来的,俞士悦坐在书房当中,正听着底下人的回报,外头忽然便有下人来报。

“老爷,于府的大公子到了,说是有事要求见老爷。”

于康?

俞士悦眉头微皱,不过也只是略一犹豫,就点了点头,道。

“让他到书房来吧。”

虽然说,他不好直接插手于谦一案,但是,毕竟是多年的交情,若是全然闭门不见,也会引人议论。

而且,于康和于冕不一样,他性子沉稳,颇似于谦,不会无端上门,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是和今日堂审有关……

不多时,于康被下人带着进来,躬身行了个晚辈礼,俞士悦也没端着架子,挥手让他坐下,又让下人上了茶点,随后才问道。

“贤侄此次前来,可是为了今日堂审一事?”

“不错,看来俞伯伯也得到消息了。”

于康点了点头,道。

“今日堂审,朱大人提审了徐大有和吕富,又叫了大兴县涉案的主簿和知县来做旁证,堂上吕富招认了自己鬼迷心窍,意图侵占徐大有的田地,串通师爷改了文书一事,这个之前璚英已经说了,倒是不奇怪,但是,当时我在外头听审,却发现了一处疑点……”

如同于康所说的,这次堂审,主要提审了徐大有二人。

朱鉴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此前他久在地方办差,这么一桩简单的侵地案,自然是难不倒他的。

而且,准备了这么许多日,这次又大张旗鼓的提审,若是什么成果都没有,朱鉴自己的面子也挂不住。

因此,基本的案情很快就被厘清,就像刚刚于康所说的那样,但是,案情大致便是他们那日在于府听于璚英所说的那些。

不过,最后的这句话,俞士悦也有些意外,问道。

“什么疑点?”

于康略一犹豫,开口道。

“堂审的时候,吕富和那师爷勾结侵田,二人倒是都承认了,但是,有一点很奇怪,就是他们二人,都说是对方蛊惑自己,才犯下了大错……”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