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如何交代(1 / 2)

杜宁离开了,他来的时候烦躁不安,但是,走的时候,心中却一片平静。

如陈循所说,所谓明心见性,得知本心,便可斩去一切虚妄。

认清楚了自己,便也看得清眼前的路。

然而,待得杜宁的身影消失在了厅堂当中以后,陈循却没有站起来,这个时候,一旁的屏风后,却忽然转出来一道身影,带着几分羡慕的口气,道。

“陈师对待杜兄,实在是尽心尽力,令人艳羡啊!”

此人身着五品青袍,身材精悍,面容削痩,竟是右春坊大学士徐有贞。

陈循瞥了他一眼,道。

“老夫对待学生,向来尽心尽力,只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宗谧愿意受老夫指点,所以,老夫才对他多说一些而已。”

“至于你……”

目光落在这个自己曾经的学生身上,陈循叹了口气,道。

“元玉啊,你和宗谧不同,你有自己的主见,不愿受他人安排,那便只能去走自己的路。”

“但是,老夫想要告诉你的是,不管你做什么,走哪条路,总归,不可有无端构陷害人之心,不可有置社稷国家不顾之意,否则,必反伤己身。”

“江渊已是前车之鉴,你切不可重蹈覆辙。”

这番话说的苦口婆心,徐有贞自然感受的到。

其实,无论从年龄上,还是资历上,徐有贞和杜宁都相差仿佛。

杜宁是宣德二年的榜眼,少年英才,中进士时,才二十三岁,算算资历,他入仕如今,已有二十余年,但是也才四十七岁。

相对而言,徐有贞就差一些,他是宣德八年进士,比杜宁晚了两届,但也是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从他二十六岁入仕以来,也有十八年了。

同样的年纪,杜宁现在已经是二品大员,七卿预备役,可他徐有贞,却只是一个区区的五品大学士。

就这,还是他拼了老命争取来的。

看着人家一步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不仅仕途通达,而且,但凡遇到点困难,就有陈循这样的参天大树从旁引导。

再瞧瞧自己,累死累活的,为官之路全是荆棘,这个对比,真的是一把辛酸泪……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也只是片刻,徐有贞就收起了羡慕之意。

就像陈循所说的,他和杜宁走的路不一样,杜宁这个人,在徐有贞看来,还是有点死板,而且,太没有主见了。

要不是有陈循一直在朝中护持他,绝对不会有这么顺利的仕途。

至于他……

想起自己的来意,叹了口气,徐有贞道。

“陈师真的觉得,出抚边境,比呆在东宫要好吗?”

陈循抬头望着徐有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意。

这场早朝,底下隐藏着太多的算计,真正被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就比如,为什么在文华殿上,朱鉴忽然会倒戈相向,踩了江渊一脚,顺带着成为了弹劾王翱的主力呢?

答桉,就在徐有贞的身上!

殿试一桉,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这期间,也有无数人找上杜宁,甚至是陈循,但是,都被挡了回去。

直到某一日,徐有贞主动来拜访陈循,告诉他,朱鉴可以帮他们,将此桉坐实在江渊的身上。

作为交换,陈循要保举杜宁,出任翰林学士,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进入詹事府任少詹事!

这个举动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想壮大东宫的力量,让翰林院成为东宫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库。

当然,按照朱鉴,或者说徐有贞的说法。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陛下打压清流之势已起,相信陈师应该能看得出来,所以翰林清流若要复起,惟寄希望于太子殿下。”

“如今东宫初立,人手不足,正是用人之际,杜兄若入东宫,日后必是从龙之臣,太子殿下亦必重用清流,源源不断入东宫门下。”

“如此,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殿下承继大统,自是清流一脉复起之时。”

“况太子殿下乃国之储本,扶保太子,便是稳定江山社稷,此正是吾辈文臣当为之事啊……”

想起那个时候徐有贞鼓动唇舌对他的一番说辞。

陈循不由摇了摇头。

他不知道,这个主意到底是朱鉴想出来的,还是他眼前这个学生,徐有贞给出的。

但是母庸置疑的是,他们对朝堂局势把握的很准,也掐准了他的脉搏,知道他在为清流的前途而担忧。

而且,这番说辞合情合理,从面子到里子都顾虑到了。

为利,杜宁进入东宫,的确前途无量,要知道,虽然说如今太子的身份特殊,但是,毕竟大明尚且没有废太子的先例,而且,天子既然有诺在先,并非是随意毁诺之人。

尤其是前些日子,天子带着太子出宫暗访的事情传出来之后,一方面,一众大臣都在埋怨天子玩心太重,不该随意出宫,可另一方面,朝堂上却也称赞太子仁德爱民,小小年纪,便有明君之象。

虽然当时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等出了宫门,再细细的一品,朝堂上的不少重臣,就都咂摸出了点味道。

天子无缘无故的突然任性出宫,而且还带着两大尚书陪同,好似生怕别人发现不了一样,这本身就不正常。

所以,这本身就是一场给朝野上下看的大戏。

其用意,就在于告诉朝臣们,天子的的确确在用心培养太子殿下,东宫储本稳固。

如果说,这种程度还有人质疑天子的话,那么,随着这件事情的细节越传越广,这种声音也就慢慢的消失了。

因为大人可以装,但是小孩子是装不了的。

出宫之时,随行人员众多,而且,还有不少百姓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状况,所以,很多人都看的分明,太子殿下对于天子,并无生疏惧怕之意,反而有着对自家长辈的孺慕亲近,由此可见,天子和太子殿下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这种说法一出,不仅是诸多重臣,其他普通的朝臣们,心也放到了肚子里。

这种情况之下,至少目前来看,东宫是一条很好的晋身之阶。

而且,就像徐有贞所说的那样,对于恪守君臣礼法,大义名分的清流来说,忠君爱国,固然是本分。

可辅左太子,亦是正途,这些话就算是摆到台面上,那也是堂堂正正,无需讳言的。

相反的,那些鬼鬼祟祟,暗中想要动摇储本之人,才是真正的国之佞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