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当即便将傅九衢关了起来。
约莫半月后,傅九衢就安静了下来。
不再提寻找辛夷,而是为南征军出谋划策,准备进攻侬智高。
上元节夜袭昆仑关那天,他不仅亲自带伤同狄青一起上了前线,甚至在侬智高败逃邕州后,一直追了上百里之远。
狄青都由着他。
他们都知道,傅九衢对侬智高有恨。
手刃仇人,也是他唯一的慰藉。
然而,傅九衢带着大军前去,却没有带回侬智高的头颅,回营后只对狄青淡淡说一句“逃去了大理,请恩师责罚”,便再没有多话。
“他这是在责罚自己啊。”
知子莫若母。
傅九衢回京后会自请杖责一百,对禁足也没有异议,是因为他对辛夷的死有愧疚,始终自我厌弃。
“以前小娘子在时,郡王还肯乖乖听话,按时服药,如今听周先生说,药也不肯好好用了,殿下,再这么下去,郡王怕是……”
赵玉卿听着钱婆子的絮叨,一张妆容精致的脸,变得晦涩难看。
“不要胡说!阿九会没事的。”
大雪天,天气幽暗,府里早早就掌了灯。
赵玉卿进去时,傅九衢坐在大开的窗户边,一件雪白的鹤氅,满头长发未束,仿佛墨色的瀑布一般倾泻在身后,瘦削的脊背依然挺拔修长,如同一个嵌刻在寒冬里的雕塑,俊则俊矣,却少了一些活人的气息。
“阿九,来吃点东西。”
赵玉卿唤着儿子的小名,脸上微微带笑,将手上的汤盅放在桌子上,摸了摸耳朵。
“还是热乎的哩。”
汤是周忆柳熬的,但因为傅九衢讨厌见她,赵玉卿不敢再带周忆柳来临衢阁……
整个阁子里,除了孙怀、程苍和段隋那几个心腹侍从,只有两个做饭的婆子和三个养猫的狸奴是女的。
赵玉卿没有听到傅九衢说话,也不见他回头,习以为常地抿唇微笑,慢慢上前为儿子拢了拢衣裳,温和地问:
“雪下得这样大,为什么不关窗户?”
傅九衢慢慢抬眼,似乎想说什么,没有出口。
赵玉卿微笑,“他们说今年上元节的灯甚是好看,阿九可要出门去看看?”
傅九衢眼波不动,“不去了。形销似鬼,免惊赏灯人。”
一年不出府,一年不曾迈出临衢阁半步,赵玉卿怎会不知儿子心里不开心?
她又徐徐地笑劝,“今晚上元夜宴,官家说,让你一道进宫。”
傅九衢笑了一下,“是吗?”
赵玉卿知道傅九衢心里对官家有情绪,幽叹一声,“你舅舅也不是诚心为难你。身为帝王,他要治理家国,要兼顾朝堂,还要防范外敌,他也有他的不容易,你是知道的,那些朝臣闹将起来,恨不得把金銮大殿都掀了,你舅舅又能怎么办呢?”
傅九衢没有说话。
赵玉卿又道:“当初你做的那些事,着实让你舅舅下不来台。你想想,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看呐?如果他不做做样子,将你禁足在家……如何服人?”
“母亲不用再说。”傅九衢看她一眼,“晚上我会去。”
赵玉卿见他神色淡淡,内心绷紧的那根弦终于松开了。
漫长的光阴就是世间最好的良药。
少年人心气再盛,也会慢慢地长大。
总有一天,阿九会想通的。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娘也不多劝你,这人啦,说到底都是命。哪有平平顺顺就到老的?人这一辈子,总得吃些苦头。看开些,再大的事也就过去了……”
傅九衢挑了挑眉,懒散散的目光落在赵玉卿的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下,双眼凉薄如水。
“父亲当年不辞而别,伤透你心,你也是这般说服自己的吗?”
“你………”
赵玉卿有些生气。
这是她一手一脚养大的儿子。
竟说出如此伤她的话。
可转念一想,阿九是个没爹的孩子呀。
她贵为长公主,能给他荣华富贵,却无法为他换回一份父爱。
“母亲不说你了,你总是有你的道理。”赵玉卿捋一下头发,转眼换个话题,“看你清减不少,以前的衣服都不好穿了,我新年头给你做了几身衣裳,这便让人去取了来……”
傅九衢神色不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