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国魏晋(2 / 2)

中国简史 三国孙雨单 22672 字 2023-05-22

这一场大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史称作““彝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

一年后,刘备他在永安病逝。

刘备临终前把刘阿斗(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一句话,很多人有不同解读,其实我个人认为“君可自取”刘备有这样的想法叫诸葛亮可以自己来做一国之主。

当然,这不是刘备想看到的结果,刘备应该预料到诸葛亮并不会这样子,所以吓得诸葛亮俯首叩头,并承诺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并践行到底。

诸葛亮字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早年丧父,躬耕在南阳,和凤雏庞统一起被司马徽称誉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徐庶走马向刘备推荐。于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协助刘备赤壁大战。那当然借东风是假。三气周瑜也是假的,纯小说家之言论。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史称蜀汉后主。

诸葛亮当丞相,主持朝政。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史称孙吴。诸葛亮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

最先三次北伐,诸葛亮的对手是曹魏名将曹真,双方有来有往,基本算是平手收场。

228年,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战果最大,陇右三郡投降。曹魏整个朝廷“朝野恐惧”。

此时曹丕已死,他儿子魏明帝曹睿继位置。曹睿大将曹真和张郃率军抵抗。

参军马谡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被张郃打败,而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第一次北伐失败告终。

期间发生了空城计,诸葛亮把司马懿给吓走了。

第一次北伐最大成果是收的徒弟姜维。

二伐228年冬,

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诸葛亮听说魏军大举东进,关中兵力空虚。

于是进行第二次北伐,可惜被陈仓的守将郝昭挡住,寸步不进。郝昭被誉为防守大师。

三伐229年春天

诸葛亮遣陈式占领武都、阴平。曹魏派出曹真四路大军进攻蜀汉。后因连续下雨一个多月的等原因宣告结束。

四伐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

曹真兵重,曹睿派司马懿和张郃进行抵抗。面对诸葛亮,司马懿只有挨打的份,龟缩不战。

时间一久,诸葛亮粮尽退兵,司马懿命大将张颌带兵追赶,在木门一带被诸葛亮伏兵射杀。

后世有人认为这是司马懿借刀杀人之计。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五伐

234年,诸葛亮发动十万大军进行北伐。同时约孙权一起发起进攻,使魏国两面受敌。

诸葛亮大军出了斜谷口,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乌龟大师司马懿又龟缩不战。

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衣服。讽刺司马懿胆小怕战,像个“闺房小姐”。

好个乌龟大师,居然穿起女人衣服来。

后正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吃少劳多,最后积劳成疾。

听闻消息,司马懿领魏军追赶上去,刚过五丈原,蜀军的姜维推出诸葛亮的木像,。

司马懿被吓得拼命逃跑。后世歌谣笑道“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

诸葛亮践行的他诺言,与东吴联盟,平定南中地区叛乱,采用马谡计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对孟获七擒七纵,使西南降服。

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造木牛流马,前后五次北伐中原。五丈原上七星灯续命无效,终因积劳成疾。

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后世杜甫有诗: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后世丞相唯有5号可以与之齐名。

中学课本学有《出师表》一文。

7乌龟大师一个最后吃煎饼的人司马懿

最近热播的三国军师联盟,为司马懿洗白。

后人经常把日本战国的德川家康跟司马懿相比较。

诸葛亮死后,魏国内部发生动乱。

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时候,征召司马懿做官。

到了魏明帝即位,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三朝元老。由于他长期带兵抵抗蜀国,所以在军队里有很高威望。

后来,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魏明帝派司马懿平定了辽东。

不久魏明帝已经病重了,把太子曹芳托孤给司马懿和皇族曹真之子曹爽。

曹芳即位,即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

不久曹爽架空了司马懿,让自己的弟弟及党羽当高官,垄断朝廷大权,得罪太后和满朝百官。还利用职权,广置田产,胡作非为。

为了立威信,出兵伐蜀,结果被蜀国大将王平打败,劳民伤财,死伤惨重。

公元249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全跟了去。

隐忍装乌龟病了十年的司马懿突然带着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和三千死士,发动政变。

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当时智囊桓范给曹爽他献计,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

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纨绔子弟没有作战的胆量。

司马懿派人去忽悠他,指着洛水发誓,保证富贵荣华,曹爽相信了,交出兵权投降。。

过了不久,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派人把曹爽兄弟亲信等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因为早年曹丕防范宗亲过于严厉,导致没有宗亲能反抗司马懿。都是曹丕造的孽。

这样,魏国的政权名义上还是曹氏的,实际上已经转到司马氏手里。

251年,司马懿死了。他儿子司马师接任,司马师更加的心狠手辣,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即高贵乡公。

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丘母俭起兵声讨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带兵征讨,此战,文钦的儿子文鸯勇猛无敌,来回冲杀魏营多次。惊吓了司马师。司马师最后打败了文钦和丘母俭。但是不久也因此惊吓得病死了。

接着,他的弟弟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专横。

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氏专权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6年,曹髦亲自为先锋,带着乌合之众和的家仆太监讨伐司马昭,后在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下,曹髦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十九岁。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被杀街头的皇帝,开了大大的坏头,以后的朝代相仿。

最后成济成了弑君的替罪羔羊,被司马昭满门抄斩。

司马昭又找了曹操之孙年仅十五岁的曹奂接替皇位,即魏元帝。

71三国归晋一代扶不起的啊斗刘禅

蜀汉大将军姜维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两国只见的差距越来越大。

263年,司马昭派将军邓艾、诸葛绪,钟会带兵三路进攻蜀汉。

姜维在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守住关口要道,挡住了钟会十多万大军。

邓艾趁机带精兵绕道到剑阁,偷渡阴平小路,越过了这条绝路,来到江油县。

江油守将以为兵从天降,来不及抵抗,就投降了。

邓艾继续向绵竹进攻。守绵竹守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

邓艾势如破竹直奔蜀汉成都。后主放弃抵抗举国投降。

吼住敕令姜维投降。姜维军士各个都拔起刀剑挥砍石头发泄心头的愤怒,但无可奈何,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

姜维投降钟会后,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魏将,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

但事情败露,姜维、钟会及蜀将张翼等都被乱兵杀害,邓艾也被监军卫罐派出的田续杀害。

后主刘禅投降后来到了洛阳。

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参加宴会。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刘禅看的十分开心,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这就是乐不思蜀的由来。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的人。

司马昭灭了蜀汉之后,不久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司马炎把魏元帝曹奂废了,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晋朝,这就是晋武帝。史称西晋。

这时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十分残暴。他大修宫殿,尽情享乐,还有酷刑镇压百姓,搞得全国乌烟瘴气。

279年,晋武帝发兵二十多万,分几路进攻东吴国都建业(今江苏nj市。

吴军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晋军势如破竹攻进了建业城。孙皓投降。

这样,从曹丕称帝(公元22年开始的三国分立时期宣告结束,晋朝统一了全国。

三国时期有许多生动的故事,民间也流传着不少传说。到了明朝初年,小说家罗贯中根据

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资料和民间话本,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它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巨著之一。

72再续魏晋风采一代二世祖司马炎

作为开国皇帝,司马炎完全是继承祖辈父辈的巨大遗产,自己本身是没有怎么艰苦奋斗的,自然也不懂得珍惜。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封同姓诸王,之后就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

大选天下美女纳入后宫,整日坐着到处逛后宫,羊车去到哪里,就临幸那里的嫔妃。

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大摆阔气。

其中数王恺和石崇斗富最为出名。还有一批士族官员,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乱

吹牛,尽说些脱离实际的荒诞无稽的怪话。这种谈话叫作“清谈”。

没有办法,晋朝因为是抢了曹家的天下,所以以孝治国,杜绝天下人谈国事,所以人们都是清谈。

中学学有晋朝李密的《陈情令》一文。

后世孙雨单赞曰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令

小学学有晋朝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西晋王朝一开始就这样腐败,这就注定要发生大乱了。

在晋武帝死后,司马炎的儿子是有名的傻子皇帝。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

诸王为争夺中央权力,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西晋从武帝一开始就一遍奢侈景象。之如最出名斗富的两个冤家王恺与石崇。有多事之人曾对后者作过保守物价估计其个人资产至少是现在的一百亿!很难说这种风气武帝脱得了关系!相当于二世祖的他(他虽是晋的开国皇帝,但基本没怎么熬过,打过仗,都是从老爹大伯爷爷那里来得所以估计他不太会珍惜勤俭,一开场的他就是奢侈,所谓上行下效,怎叫下面的不有样学样!

好了,扯得有点远,王恺是武帝的舅子!同时也是那个叫王与(司)马共天下的王氏大家族的一员!这要说的就是他们这些名士世族大家。西晋基本轮替有四大家王桓陆谢掌权,炙热可手风光一时。在那时要是是姓王氏的子弟,凭借祖荫,不愁没官当!不象后来的科举士子争破头和现在的…反是这些人不愿当官,去隐居。当然,这是终南山捷径,不是真隐居…可能就是因为以上无忧的原因,有甘噶风水,所以他们都光集会喝酒吹水,不干实在的事情!所以才有兰亭会的盛事…

多多趣事这里就不准备说了,也说不完,只说说两个!第一是,毕卓了,这个人呢!才,应该是有的,但就是不干事情。他不做一番作为,大事也好,但他就连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也不写,单单是一手捉着蟹吃,一手拿着酒壶喝酒说了句:人生有蟹有酒饮就足矣!就被人们为其作传记下了。恰巧有个类似的--张季鹰,搭船去当官,在船上想起家乡的美味卢鱼熟了,官也不当回家乡吃鱼去了!另外一个是王献之(王羲之之子)月夜游湖,想起一个好友便兴致勃勃不远去造访,结果来到门口,门敲也不敲一下,回去了!人家怎问为什么时,他说:我是乘兴而去的!诸如的事情,魏晋时候很多。君臣和谐,士人豁达。嘻笑随处可见!之如那次皇帝喜得龙儿大宴群臣时,臣子说的无功不受禄也是一场欢笑!

或有人说这不是荒诞怪异,纯粹个人行为艺术主义!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73五胡十六国乱中华一代司马罪人

参加这场混战一共有八个姓司马的诸侯王,史称“八王之乱”。

到了36年,八王中,东海王司马越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毒死了晋惠帝,另立了惠帝的弟弟司马炽,即晋怀帝。

西晋的腐朽统治和混战,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许多农民没有粮吃,被逼逃荒。称之为“流民”

李特在益州率领流民起义,后被益州刺史罗尚围攻战死。

他的儿子李雄继续率领流民战斗。

34年,李雄自立为成都王。过了两年,又称皇帝,国号为汉。史称“成汉”。

在李雄在成都称王的同一年(34年,北方的匈奴刘渊也反晋独立,自称汉王。38年,刘渊称汉帝。建立汉赵

刘渊死后,他儿子刘聪继位,派大将刘曜、石勒进攻洛阳。

311年,洛阳城被攻陷,晋怀帝俘后被杀。

长安的晋国官员拥立怀帝的侄儿司马邺继承皇位,即晋愍帝。

北方沦陷,晋朝将领刘琨祖逖用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精神坚持北伐。抵御汉赵和后赵的入侵。

到并州为石勒所陷后,刘琨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惨遭杀害。

祖逖也因功劳太大受到东晋朝廷忌惮,最终忧愤而死。

公元316年,刘聪攻下长安。晋愍帝被杀。称永嘉之乱。西晋王朝维持了五十二年,亡。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起义,前前后后一共出现十六个割据政权,史称

称五胡十六国,胡是古时候对少数民族的泛称。从此中原汉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代。

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到冉闵即皇帝位,史称冉魏,颁布了《杀胡令》,

拯救了整个北方地区汉人。

次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319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刘聪的侄儿刘曜继位。改国号为赵。

汉赵内部发生政变,石勒于是与汉赵决裂。自称大赵天王,建立后赵,平定关中,让后赵成为北方最强的国家。

328年,石勒消灭了刘曜后称帝,国号赵。历史上把刘氏的赵国称为“前赵”,把石勒建立的赵国称为“后赵”。

东晋初年内乱频繁,先是有王敦之乱,接着是苏峻,祖约谋反,郭默之乱。叛乱平定之后,桓温当政

于347年,桓温灭成汉国,收复蜀地,威名大振。东晋朝廷疑惧,

后在王谢两大族抵制下,桓温篡夺的野心未能实现。373年,桓温死后,谢安执政。

东晋朝内部出现前所未有的团结。

383年,谢安东山再起,在他的领导下打响淝水之战,晋兵大破苻坚的八十万大军。淝水之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战役。

这场战役产生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很多成语。

此后数十年也没有外族再侵略晋朝。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氏是高级的士族。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官。

其中被誉为东床快婿的人叫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称为书圣。

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真迹已经失传了。

74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代不会种田的诗人陶渊明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机,派谢玄等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排挤谢安。

谢安死后,东晋的朝政就越来越腐败了。

399年,晋安帝在位的时候,会稽郡一带爆发了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后被镇压。

不久,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带兵攻进建康,废了晋安帝,自立为帝。北府兵将领刘裕打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打那以后,东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在柴桑地方,有一个出名的诗人,名叫陶潜,又叫陶渊明,因为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在家乡隐居。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他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外号五柳先生。

记得有一位大学老师说过,三百年的乱世就数陶渊明诗写得最好。

后来被人推荐到彭泽(在今jx省当县令。

一次上级督邮到彭泽视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仅当了八十多天县令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做《桃花源记》。

陶渊明写的那个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会有的。但是他在文章里描绘的那种人人劳动,个个过着富裕、安定生活的图景,反映了在当时黑暗动荡时代的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所以《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后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

后世孙雨单作了不严谨的考究,桃花源应该是东吴被废太子豫章王孙后世的隐居子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