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树人(2 / 2)

楚言满足贝尔法斯特的要求,仔细回忆着·······

楚言一边回忆,一边向贝尔法斯特讲述,“在文学上《史记》是所谓的“散文大宗”,后世把文学归类到了集部。”

“嗯·······”

贝尔法斯特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说它是散文大宗?史记它不是写历史的吗?怎么又和散文有关系了呢?”

“《辞海》认为:东煌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楚言先是给贝尔法斯特解释什么是散文,这样才能更好地说明《史记》为什么是散文的一种。楚言说道:“可以说散文是文学的一个种类,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栽。“散文”一词出现在太平地国时期。”

“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並受到xi方文化的影响。在xian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即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散文按按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小品、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报告文学、杂文等已经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体,人们又仅把文艺性的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称为散文。”

楚言先是解释了一番,后面又回到了正题。楚言先是说了一句设问。

“《史记》为什么是散文大宗?”

随后,楚言也自己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因为它的行文不受年月限制,以人物为中心,东煌的文体有“散文”和“韵文”两个大类,而学习散文不能不看《史记》。”

“黄庭坚说过“凡为文,须熟读韩退之、司马子长文”,没有人不读司马子长就是司马迁°,以及韩退之韩愈的文字。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而在当时人来看,司马迁不仅在他之前,其文学根基还在他之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人推崇司马迁的文字为“雄、深、雅、健”的原因。””

贝尔法斯特她又听见了很多人名。其中,有的是她知道的,她在历史书或者其他的载体上看见过的。但是,还是有一大部分是她不知道的。

所以,为了让自己不把那些人名给记混,贝尔法斯特就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替换。

那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了,贝尔法斯特所说的替换又是什么,该怎么替换,其中又有些什么样的规则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所有不知道的人名全部都换成是——周树人。周树人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一般来说,我们不知道的话,而且是比较出名的话,只要不知道是哪个人就把这句话安在了周树人的头上。

贝尔法斯特也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了楚言,楚言听了之后简直是哭笑不得。不过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楚言开始把他的经历分享给贝尔法斯特。

楚言说道:“贝法,我以前也是这样的。”

“我没说过这话,不过确实在理。”

“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真的会认同它是周树人先生所说的,因为他的语气什么的都很像周树人这样的“愤青”能够说出来的·······”

“但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