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当年其实也试过外出打工,以为凭着他的手艺怎么也能当个裁剪师傅。但到了工厂一看,全是现代化的机器,他的剪刀功,根本派不上用场。后来还是选择了在家踏踏实实自己创业,也许因为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成为留守儿童。
虽然人生的事情没有人能说得清,也并非一定说留守儿童就是不幸福的,但欠缺的父母之爱是替代不了的,也弥补不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原哲因为工作,以及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两年没有回家了,过年时看着他的孩子与原哲视频时叫着爸爸,我的心情也很难受。我觉得,再多的金钱也代替不了与亲人相逢的那一份喜悦。相反,随着时光流逝,日益长大的孩子,因为分离而产生的心理隔膜,会伴随他们整个童年时光。
针对这个广大的留守群体,我后来还专门创作了一首歌,而为了写好这首歌,我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歌曲的开头,我先采用了一段车站的嘈杂环境声,接着火车进站,然后逐渐远去的声音,代表着送别的情景,衬托出离别的凄凉。
一转眼我爸爸摆摊十多年了,他的双鬓也开始有了白发,皱纹也爬上了他的脸。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
家里的一个亲戚,找到我的爸爸妈妈,说想送个女儿给我们家抚养。
我爸妈闻言大吃一惊,细问之下得知,她要送的这个是她朋友的女儿。
原来她的朋友两夫妻都在单位上班,属于铁饭碗类别。一心想着要一个儿子的他们却偏生了一个女儿,在“只生一个好”的历史年代,他们夫妻两日日唉声叹气。
在当时来说,生两个就等于违反政策。后果就是,别说铁饭碗,烂饭碗都捧不成。
人类之所以成为高等生物,就是因为有着思维能力与聪明才智。而这些“思维能力与聪明才智”在他们两夫妻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想到了把女儿送给别人,以造成他们还有生育的意愿和需求。尽管这很荒唐,但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生个儿子更重要。
这个亲戚早些年与我们家来往挺密切,也许觉得我们家只有三个男丁,一定不会嫌弃多一个女儿。于是带着他们两夫妻来到我家,希望爸爸妈妈答应帮忙抚养,还说以后也不要回去,就当是我爸妈的女儿。
虽然我爸爸妈妈曾经也很渴望有个女儿,但当时最小的原肖都已经上小学了,这个时候帮他们带一个刚出生数月的女儿,这无异于自寻烦恼。
但他们两夫妻不停哀求,说得涕泪交加,日月无光。最后,我爸爸妈妈也心软了下来,答应了他们。
终于可以把女儿送人,他们高兴得就差没磕头下跪。
把自己的亲生孩子送给别人抚养,那个年代这种事情在农村其实很普遍,大都是是因为生得太多,家庭贫穷无法承担。而有些因为个人原因无法生育的夫妇也很乐意收养,这样大家皆大欢喜。
当然这种你情我愿的事,通常不会上升到法律的层面。这毕竟不是买卖,人情社会,讲究的是将心比心,很多事情都是一种默契。
虽然不能说这是多罪恶的事情,但他们还是等到天黑,才敢把女儿送来。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宝宝,我爸爸妈妈也非常喜欢,原哲与原肖更是开心得手舞足蹈,眉开眼笑。而我由于当时上了中学,在家的时间不多,但我同样也很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