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吱嘎”,“哗啦啦……”,“吱嘎”,“哗啦啦……”
最先入耳的是一串重复水声,这似乎是划水的声音。
“艄公,你划快些呀,那,那夫子庙的大戏要开场了!”这是一个约摸六七岁小男孩的声音,听上去很稚嫩很着急。
原来刚才的声音是划船的,这场景应该在船上。
“到了快到了,再有一里地便到了,小客官莫急,能赶上,能赶上。”这听上去是一个老者的声音,虽声音显老,却中气十足。
“儿呀,莫闹,等下娘买糖人与你吃。”这是一个妇人的声音,应该就是男孩的母亲,虽是劝说,但语气中却包含宠爱。
“不,娘,咱先看大戏去!”
“好好,那便先去看大戏。”
人的声音没了,剩下的就只有划水与划桨的哇嘎声。
而随着时间过去,渐渐的,一股喧闹声远远的传来,并不太清楚,但随着船行渐近,划水声吱嘎声渐小而那喧闹声渐渐大了起来,这感觉就像船行进到了一闹市之中。
划水声与吱嘎声渐渐再也听不真切了,反而这越来越近的喧闹声占据了所有听觉。
“糖人啰,卖糖人啰!好吃的糖人啰!三文一个大糖人啰!”这是卖糖人的吆喝声。
“糖葫芦威,卖糖葫芦威,红枣黄枣山楂梨子甜瓜香萝卜威,串串只要两文钱威!”这是叫卖糖葫芦的。
“烧饼烧饼,卖烧饼喽,脆香可口葱烧饼,三文一个撑饱肚,十文四个全家福嘞。”
“铛!”一声敲击金属发出的声音响起,“卖饴糖嘞,卖饴糖嘞,一文一大块嘞。”
这些叫卖声有些大有些小,远近不一,口音也各不相同。
“客官,来玩呀?”
“老爷,您进来玩呀。”
“哥哥哟,进来歇歇***让您松乏松乏。”
一些悦耳的莺燕声忽的飘来,混进来了一些东西,张良友不由眼睛一瞪!李玫见状,笑着用玉指点了点他脑袋,张良友嘿嘿一笑。
接着,隐隐传来一阵锣鼓唢呐声。
“娘,娘,快快,我听到大戏的锣鼓声了!快快快,艄公爷爷,您快些!”之前那孩童又再催促。
他娘笑道:“儿啊,莫急,那是通传鼓,还有会儿,莫急。”
“要到码头喽,众客官收拾好各自宝物,先莫要起身,小心落水,等某停妥再起。改川!接绳放板!”这是那艄公的声音。
“咚!”一声闷响,似乎有什么东西掉落。
“众客官,码头到了,舷板已下,且小心,一个接一个上岸来,莫急,接我手。”这个声音似乎是另一个声音,听声音中气十足,显得较为年轻,不过听他说的话,应该是跟艄公一伙人,应该是等在岸上帮助接船的。
接着响起了踩踏声,还有一些说话声,混在一起,不好分清。
张良友想着,这种混杂的声音,真的是一张嘴能发出来的?
他搜索了一下前身记忆,因为这绝技在表演时一般都会用屏风隔起来,而平常张裕文在后院练的时候,并没有发出像这样的声音,只是一些很单调的且没有意义的如感叹一般的长音或短音。
听角随着声音在转变,似乎是这位“录下”了这段历史的那位祖师随着人上了岸之后,周围的声音越发清晰,只是有些奇怪的声音并不到道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这位祖师似乎也在往着那大戏的地方去,因为锣鼓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直到全部占据了前景。
突然声音停住了,在他以为是不是音响出了故障时,它又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