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军造所神臂弩(2 / 2)

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看脸的技术活,毕竟,这里可是清代之前所有图纸都有可能出现,虽然说有相当一部分是肯定有用的,但肯定也有极大一部分是无用的。

这个世界的军械发展程度,在冷兵器时代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

这个系统功能可以作为王羽的一种补充,但很难让王羽在科技侧上碾压敌人。

毕竟,在清代之前虽然也有火器出现,但清代之前的火器却还不成熟,对冷兵器还无法形成绝对的优势。并且,就算是不用想也知道,就算是真的刷新出了火器的图纸,一个刷出来的概率以及到时候的价格也绝对有的一说。

再则,火器或者是热兵器是一个体系而并非是有了单独的一件工艺的制造图纸就可以的。简单的来说,就算是给你一把枪的制造图纸,但不教你子弹的制造方法,这把枪在战场的价值能够比得上冷兵器吗?

这个系统新功能或许给了热兵器出现的希望,但是,距离真正达到这一点依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

当然,其实在这个系统新功能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有关这些图纸的获取渠道了。那些拥有相关技术的人才,他们如果出世的话,是有一定概率可以将有关的知识携带出一部分的。

在这个系统新功能出现的时候,王羽就已经直接点开了这个系统功能,出现了三张图纸,前两张图纸都令王羽非常失望,尤其是第二张,居然是远古人民最早期那种最简陋的投石器,这玩意儿出来有个锤子用,而且价格也便宜无比,仅仅只有一召唤点。

好在第三张图纸并没有令王羽失望。

神臂弩,宋朝的“战争之王”,政府禁止私造,失传后至今无法复制。

《宋史》记载,神臂弓的发明者叫李宏,通过太监张若水进献了神臂弓,宋神宗命人试射,在240步之遥射入榆树半箭深。

不过,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则说,熙宁年间,一个名叫李定的党项酋长进献了一种“偏架弩”。使用方式和战国时期的踏弩差不多,用脚踩着类似马镫的部位,两手拉弓,三百步内能射穿铁甲。宋朝仿制后命名“神臂弓”,“最利器也”。

宋朝的军事装备很先进,用沈括的话说,“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仗铠冑,极今古之工巧。”神臂弓是其中佼佼者,射程远,杀伤力大,比同等威力的弩要轻便,一经问世就成为宋军的新宠。

而神臂弩的出现,这是已经可以让王羽将军中一部分强弩以及普通弓弩替代。

部分强弩相比普通弓弩虽然可以破甲,但他们的造价和重量却是问题,因此,军中只是装备部分强弩,而并非全部都是强弩。

神臂弩拥有优秀的射程以及破甲能力的情况下,但却拥有较低的重量,这就是这一款弩机最大的优势。

唯一的弱点恐怕也只是这款弩机只能够作为步兵弩,而无法在马上使用了。

起初,神臂弓的弓力标准为2石3斗。宋军认为,实战中神臂弓都是在较近的距离发射,一般用不着两三百步的射程,还可以造得轻便一些。于是北宋徽宗年间朝廷下诏,造了一种弓力1石4斗的神臂弓,更为轻便,对弩手的力气要求也小多了。

南宋高宗建炎初年,又出现了威力更强的“短桩神臂弓”,通常每500名弓弩手里有100人装备,其中上等弩手20个,用3石4斗的弩;中等弩手20个,用3石2斗的弩,下等60人,也用3石的弩。普通的神臂弓第三等也有2石4斗的弓力。

宋代一石,有的说是九十二斤半,有的说是一百二十斤。南宋初一斤625克,按照九十二斤半计算,是今天的五十七公斤,125磅。

按照一百二十斤算,是今天的七十五公斤,165磅。折合一下,分别为每磅6.4格令和每磅4.85格令,均远低于今天的最低配箭标准。

合理的推测,应当取一石一百二十斤,165磅,折半为82.5磅,折算下是每磅9.7格令,这样的配重是非常符合战弓需求的。

而就算是按照一石120斤计算,神弩弩显然对于士兵的拉力也有着高质量的要求,因此,这是一种脚踏弩,只能够当成步兵弩来使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