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天下苍生(1 / 2)

按照周培公的说法,把三千石粮食运到明军营里,不光是为了弥补明军顿兵城外的损失,更是为了保证一个月后襄阳没法继续坚守。

所以,无论明军有没有那么多大肚汉把粮食吃完,粮食从襄阳城的粮仓里搬出来都是必须的。

粮食到了明军手里,是大吃大造,还是运到后方保存起来,亦或随便堆在什么地方发霉,那就悉随尊便了。

至于明军嫌粮食太多的问题,董学礼等人在筹划这个缓兵计的时候根本没考虑,所以也没有准备任何对策和说辞。

即使朱由榔正儿八经地特意提出,周培公仍然觉得很荒谬,世界上哪会有军队会觉得手中粮食太多的?

没有仓库就马上盖仓库,或者临时堆在营帐里,实在不行,分给老百姓一起吃也是善举嘛。现在老百姓那么苦,身为大明皇帝,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正当其时。

说到最后的时候,周培公刻意混淆了满清治民和大明臣民的区别,差点把在场众将绕了进去。

不过,朱由榔很快察觉这一点。他指出,现在均州、光化、保康等县仍是清廷占领的土地,老百姓仍向清廷缴赋税服徭役。老百姓吃不吃得上饭,不应该由明廷来赈济。

分粮食给附近州县老百姓的说法不成立,那不成明军拿缴获的粮食替清廷擦屁股吗?

如果张长庚承认伪清湖广官府对当地老百姓没有管辖权,愿意把去年征收的粮食物归原主的话,明廷不介意揽过这个责任——不过,那样老百姓靠自己就能重新吃上饭,不需要朝廷赈济。

“如今湖广老百姓过得这么惨,这是张长庚的过失,他应该反省。”

“陛下教训得是,学生受教了,”周培公深揖一拜,又将话题重新拉回,“董提督提议暂罢刀兵,正是为老百姓能不误农时,休养生息啊。依陛下的意思,如何才能接受呢?”

“朕以为,既然休战的想法是你们提出来的,那么粮食就应该由你们负责转运到朕指定的地方。比如说……奉节或者重庆,对,重庆就挺好。”

说到这里,朱由榔兴致勃勃,花了好几分钟描述李国英在重庆修建的几个粮仓。

都是上好的仓库啊!那里的房顶不会漏水,四壁不会开裂,既结实又宽敞,墙角也没有老鼠挖出来的洞穴。不要说储存九万石粮食绰绰有余,就是再多几倍也不在话下。

重庆守臣文安之清正廉洁,德高望重,肯定能把粮食看管得稳稳当当,绝不会短少一斤一两,一丝一毫。

“难道你不相信文老督师的品行,难道你敢怀疑文老督师会贪污朕的粮食吗?”

文安之是湖广士林泰山北斗,周培公借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周培公道:“岂敢岂敢,文老先生世人敬仰,学生万万不敢腹诽。”

朱由榔拍手道:“那就对了,就把粮食运往重庆,这才叫两全其美啊。”

周培公被这个要求绕晕了,心里不禁产生怀疑,难道谷城的粮草真的充裕到这个地步,塞都塞不下了吗?

“陛下说笑了,三峡为贵军所有,董提督哪有办法把粮食运到重庆呢?”

朱由榔笑道:“有什么不行的?朕亲自雇船将粮食运回重庆,沿途绝没有人敢抢劫。当然,这个运费嘛,得由贵军来支付。不贵,一石粮食运费十两。如果董军门能做主答应的话,我军明天就撤兵。”

“……”

终于走出中军大帐,周培公的脑子还是懵的。深呼吸好几下之后,他终于想明白,明军不是没地方存放粮食,而是在趁机敲董学礼的竹杠。

一石粮食十两运费,哪个船家敢开出这样的天价,又有哪个败家仔会愿意给?就是把粮食从湖广运到京城,运到高丽,运到泰西,也没有这样贵的道理。

难怪最近湖广官场流行一个传言,伪帝经略广东时经常勒索赎城费,看来这次是敲到到湖广的头上了。

抱着这样的理解,周培公急需回襄阳商议对策,可是还没等他走出营门,又有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小声将他叫住。

“周大人,周大人!”

周培公环顾四周,确认对方是在叫自己,连忙走过去抱拳作揖:“学生周培公见过将军,敢问将军是?”

“我叫贺珍,道贺的贺,珍珠的珍……周大人应该听说过贺某吧?”

贺珍本就是湖广官场挂名的悍匪,在谷城之役中又大放异彩,周培公哪会没听过。周培公连忙再次作揖,恭恭敬敬道:“天下哪里还有人会不认识贺将军呢?不知贺将军……莫非陛下还有话没说完?”

“是是是,且来贺某帐中慢慢聊。”

贺珍亲热地拉过周培公的手,在黑暗中绕了几圈将周培公领入另一个营帐,又吩咐亲兵侍卫在帐外守候,显得极为谨慎。

贺珍亲自看茶,又道:“周大人年纪轻轻就敢到御前当说客,真是年少有为啊!假以时日,必定飞黄腾达,前途无量。”

周培公三十岁左右年纪,刚考上举人不久,这是第一次为清军赞画军务,哪里受过这种夸奖。一瞬间,他差点以为贺珍想弃明投清,找自己牵线搭桥。飘飘然间,他连称“不敢当,不敢当”。

周培公道:“贺将军找学生过来所为何事?”

“周大人是爽快人,那贺某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最近我军正在攻略汉中,重庆那边确实缺点钱粮。我们本想到荆门、当阳、夷陵那边抢一把……嘿嘿,就是征些粮草,你也懂的。船我们都准备好了,只等拿下夷陵就运回去。”

听到这里,周培公心里咯噔了一下。荆门可是他的老家,忠贞营这帮人又是出了名的爱宰大户,若大军过境,周氏族人不死也脱层皮。

周培公道:“原来如此,怪不得陛下要把粮草运回重庆。”

“正是如此。若董军门接受陛下开出的条件,那我们就不必去了。谷城之战那么惨烈,谁还愿意再死人呢?对吧。”

周培公一边听一边点头,直叹对方也是个实在人,初次见面就推心置腹,真有古名士之风。

周培公道:“贺将军说得有理。为了荆州、承天两府的老百姓,学生必尽力斡旋,说服董大人答应。”

“周大人高义!”贺珍赞完一句,犹豫了一下又道:“贺某还有一事,想请周大人帮忙。”

“贺将军有什么话不妨直接示下,只要学生办得到,必不会推迟。”

“好,痛快。周大人豪气干云,很对贺某的胃口。既然周大人听过贺某的名号,应该知道贺某驻地在大宁,唉,大山卡拉里是真的穷啊,什么都没有,就是那个东西特别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