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来亨果断将李有实处死,剩余的几个打算投降的中层军官也拘禁了起来,但高级将领大放厥词,意图劝说主帅投降的行为仍造成了极坏影响。
李来亨不知道军中还有多少将领仍抱着忐忑的心情在打仗。大家当然不愿意降清为奴,但是打赢清军,助大明中兴之后,他们这些闯营余部到底能不能有个好结果,连李来亨自己都不清楚。
攻进京师建大顺国,曾经是每一个闯营将士的荣耀与骄傲,如今却成为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能理解百姓在绝境中杀官起事,占山为王,仁慈一些的帝王甚至可以只诛首恶,余部招安。然而,却没有一个皇帝会容忍一个开科举,立朝纲的反叛z权,更别提自立为帝的反贼了。
隆武时期,绍宗朱聿键在清军压力下,欲招抚高一功、李过等闯营余部为抗清助力。堵胤锡率左右数十骑直入草坪大营,陈说天运、人心、兴废递变,谕以忠义,声泪痛激,感动了闯营众将,他们这才重新走上拥明的道路。
谁知二十年闯营并没有像西营那样力挽狂澜,立下无可争议的功勋,更游离于永历朝廷之外,和皇帝本人不大亲近。
就连对大明最为忠心的郝摇旗亦在永历皇帝身边呆不下去,灰溜溜地逃回房山,和老兄弟们一起抱团抗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将士对重新崛起的大明会不会善待他们都没有信心。
李有实就是其中的一员,只是他比较不介意降清罢了。
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等人的军中也发生了类似的劝谏。在面临绝境,又产生重大伤亡的情况下,有人提议不如先派使者出城假意谈判,让清军把攻势缓一缓再说;也有人认为不如趁大家伙还有一战之力,孤注一掷向北突围。
当然,在清军重重围困下强行突围注定会损失惨重,也许两万明军最终会损失七八成,不过,总比困守孤城全军覆没强。
谷城四将重新聚到一起,个个忧心忡忡,一筹莫展。
李来亨直言,现在大部分将士都不愿降清为奴,还可以再战。然而大家伙对前途缺乏信心显然不行,这严重影响了部队的团结和战斗力。
说到底,主帅就是部队的主心骨。主帅誓死不降清,大家伙也不会投降。主帅对前途没有信心,部下自然也会感觉得到。
偏偏李来亨无法做出一个明确承诺,承诺在这一仗活下来的人,绝对可以享受大明中兴的荣耀。
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三人对李来亨的担忧无言以对,因为他们也没有明确答案。
随着夕阳西下,谷城外围的战斗也渐渐平息,显然贺珍无法突破张勇布下的防线,距离城池还有很远。
“六里,还有六里!”
郝摇旗这几天一直在观察贺珍部的反击进展,在刚刚过去的一天里,友军好像夺回一个山头。
那个山头距离城池仅剩六七里路,然而大家都知道最后的一点点距离恰恰是最难突破的。清军在谷城外围挖掘了大量防御工事,既防备城内的明军突围,也防备明军偷运粮草进城。
越靠近谷城防御工事越密集,清军的兵力越多。贺珍本来就只带了一千两百直属战兵,后面陆陆续续估计能凑个万把两万人,其中一大半为辅兵,骨干精锐并没有多少。
面对河西悍将张勇,贺珍能打到这个地步,不能说没有尽力。
“我们都错怪贺珍了,他应该不是李定国的人。”
刘体纯苦笑着连连摇头叹息,夔东众将虽还有十个头领,却非人人都是帅才。王光兴实力强,却未必肯来救援谷城;党守素能独当一面,又要主持三峡防线;剩余的马腾云、塔天宝可当前锋悍将,让他们统领上万人的大军,还勉强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