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微服私访(1 / 2)

屈大均得到天子授意,知道允许民间公司发行股票,大力推行股票市场乃是朝廷大计,重要程度与成立大明中央银行相当,刚成立的广东报社务必尽心尽力。

然而具体该怎么办,他这个大明报业巨子有点一筹莫展。

无论《安南消息》,还是《香江时报》,平时都以报道时事为主,分析时政为辅。

发生战事时,报社则派出战地记者随军记录,以捷报安抚民心,以胜利鼓舞百姓。

点评时政本来就是清流文士的传统强项,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只要鼻子下面有张嘴,谁都能讲出点子丑寅卯来。

至于军事方面,战地记者一般都熟知军旅事,而且文稿都要经过军方审核,报社一字不改照发就行。

战事焦灼时,报社还可以聘请一些退伍将领做军事顾问,编辑稍加整理润色,就可以写出精彩的社评文章。

至于经济方面,报纸仅简单报道物价行情,很少有人能写深度社评。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传统文人对经济学说一窍不通,也不屑于亲自下场做生意,肚子里没货,可不敢瞎说乱写。

就连聘请顾问,报社都很难物色到合适的人。

这几年朝廷鼓励工商,整个广东又百废待兴,满地都是银子等着人去捡。

有真才实学的行家不是大老板,就是大老板麾下的当红掌柜,谁也不愿意为了一点顾问费,把好想法、好思路分享给别人。

受邀加入广州报社的陈恭尹、方殿元等人都说商贾之学非己所长,不敢执主笔;王邦畿则称已接到朝廷诏书,不日将重返御史台,身为朝廷命官要谨言慎行,恐怕不能担此重任。

就在屈大均一筹莫展之际,黄宗羲忽然到访,称自己愿意试一试。

黄宗羲是当世大儒,学识广、声望高,座下又有很多弟子学生,本身就有自立报社的资格。这样的强将加入广州报社,当然让所有社员异常欣喜。

屈大均俯身拜道:“梨洲先生高义,解学生燃眉之急也!由先生主笔,《广州每日消息》的经济专栏必可一炮而红。”

“翁山兄客气了。老夫听闻朝廷新设‘中央银行’,又开‘广州股票交易所’,深感所学不足,参不透陛下深意。此番加入报社,只当边做边学罢了。老夫愿只领半薪,若半年内做不好,当自行请辞。”

黄宗羲一番自谦的话说得诚诚恳恳,然而屈大均哪敢托大,连忙说报社经费充足,绝不会拖欠亏空堂堂主编的薪酬和稿费。就连黄宗羲推荐的几个弟子,屈大均亦全部照收,聘任为正式编辑。

就这样,广州报社的经济专栏在黄宗羲的主持下正式成立,屈大均亦多方奔走,通过朝堂关系打听最新消息。

屈大均本以为,最先响应朝廷号召申请上市的公司,不是骆希德-马丁公司,就是广州水运公司。

这两家公司里,一家是朝廷最大的军火供应商,一家的老板是虎门战役的大功臣周玉,他们不吃第一道螃蟹,还有谁能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