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曹魏武帝(一)(2 / 2)

血之孙吴 布鲁斯老爷 3362 字 8个月前

曹操在推辞的理由中说:“废立皇帝是天下最不祥的事了。古时有衡量轻重、计算成败而后施行的人,伊尹、霍光便是如此。这两个人都怀着至忠的诚心,以宰相的地位,凭借执政大权,加上同众人的愿望一致,故此能实现计划,成就大事。如今,各位只看到他们当初的轻而易举,而没有看到现在的困难。用这种非常的手段,想一定达到目的,难道不觉得危险吗?”

后来,王芬果然事败自杀。

又有西北金城郡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天下为之骚动。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而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

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

于是,何进采纳袁绍的建议,不听陈琳的劝谏,便征召停留在河东郡的边将董卓率其部众进京,以便于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曹操得知后笑道:“阉竖之官,自古至今都有,只是世主不应该把权力交给他们,使他们达到这种程度。既然要治他们的罪,那么只需要诛杀元凶,派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纷纷召外地将领入京?如果要对宦官赶尽杀绝,事情必定会泄露出去,我已经料到他会失败了。”

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

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刘协,即汉献帝。

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

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洛阳。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人一同举兵于关东,袁绍被众人推为盟主,曹操行奋武将军。

当时,袁绍屯河内,袁术屯南阳,孔伷屯颍川,韩馥在邺城,张邈等人屯酸枣。

二月,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两百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

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

曹操说道:“我们举义兵是为了除暴乱,如今大军已合,诸位还有何虑?如果董卓得知山东起兵后,仰恃天子的圣威,占据洛阳一带的险要地方,遣兵东进控制天下,尽管他的行动是不道义的,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很大的忧患。但现在董卓焚烧宫室,劫持天子西迁,海内震动,百姓不知归属,这是上天要董卓灭亡的时候,一战而天下可定,机不可失。”

于是,曹操引军西进,即将进据成皋,张邈也派部将卫兹分兵跟随曹操。

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大败,士卒死伤甚多。

曹操自己被流矢所伤,所骑战马也受了伤,曹操的堂弟曹洪将马让给曹操,才使曹操幸免于难。

徐荣见曹操虽众少却能力战许久,认为酸枣不易攻下,也引兵撤回。

当时,诸军兵十多万,日日置酒高会,不思进取。

曹操回至酸枣后,出言责备他们,并向联军建议:“诸君听我之计,让渤海太守引河内之众兵临孟津,酸枣众将取成皋、据敖仓、封堵轩辕、太谷,将险要之地全部占领;袁将军率南阳大军进军丹、析,攻入武关,震动三辅。然后我们都深沟高垒,不与董卓交战,并更设疑兵,让天下看到我们的优势,让天下加入我们讨伐逆贼,如此天下可以立马平定。如今我们举兵是为了大义,却迟疑不肯进,令天下失望,我为诸位感到羞耻!”

结果,关东诸将却不肯从。

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

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

至此,联军解散。

荥阳之战后,曹操兵少,于是与夏侯惇等人前往扬州募兵。

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给了曹操一共四千多名兵士。

曹操回军到龙亢时,大部分士卒都背叛了。

到了轾、建平,曹操又重新招募一千多士兵,进驻河内郡。

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曹操对袁绍说:“董卓之罪,暴于四海,我们集结大众、兴义兵,远近无不响应,正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幼主微弱,受制于奸臣,却没有昌邑亡国之兆,而一旦改易天子,天下人怎么接受?诸君北面称臣,我自西向。”

袁绍还曾经得到一枚玉印,一次曹操在座时,袁绍把这块玉印推到他的肘边,曹操表面大笑,内心却十分厌恶。

后来,袁绍、韩馥还是决定立刘虞为帝,但刘虞始终不肯接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