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琅琊山上钟烨在积极备战的同时,琅琊山向西三十多里之外的古家镇上,其中最大最显眼的一座四进的大宅子门口却挂着白幡,来往进出的人都是披麻戴孝,面露哀容。
院子里传出和尚诵经,道士打醮(jiao,四声的声音,各种乐器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成了让人闻之心中悲痛的哀乐。
在第一进院子的正厅里,设有一个灵堂,桌子上摆着的牌位上写着古员外第三子古忠的名讳,显然古家正在给古忠办丧事。
信阳镇上所有人都知道古家那位好勇斗狠,喜欢舞刀弄枪的三少爷前两日在护送粮食前往诸城县的路上,遭到了埋伏的反贼袭击,壮烈殉国。
这自然是主流说法,但是也有人害死古家三少爷的并不是什么反贼,只是一群劫道的山贼。
听说其中有一个射箭很准的山贼,躲在林子里一箭射死了古家三少爷,后来还抢走了三少爷骑得马,杀了好几个古家家丁,逃走的时候还顺手一把火烧了古家准备送往军营的几千斤的粮食。
更可气的是,那个杀人抢马还放火的山贼竟然还很嚣张地留下了自己的名号,说是什么琅琊钟烨,这显然就是在挑衅古家,或者说在挑衅古家那位在诸城县绿营当把总的二少爷。
甚至还有人说要不是古家二少爷用自己弟弟当诱饵吸引山贼的话,三少爷也不会死。所以,是古家二少爷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
当然,这些话没有人敢在古家人面前说,都是私底下偷偷地议论。
不过很多人议论的时候脸上却带着幸灾乐祸的神情,甚至还有人偷偷地对着东边三十里之外的琅琊山的方向鞠躬作揖。
更有人在家中偷偷地给那位杀死古家三少爷的好汉立起了长生牌位,每日上香祈福,祈祷英雄长命百岁。
信阳镇入籍虽然表面上看着平静,人人在古家人面前都表现出一副同情哀伤的样子,但是其实都在等着看下一步古家的反应。
古家在信阳镇作威作福这么多年,对他们恨得牙痒痒的有,恨之入骨的也有,恨不得刨了古家祖坟的同样有。
但是恨归恨,古家却依然屹立不倒,而且古家老二还摇身一变从大明卫所百户变成了大清把总,依然是信阳镇的土皇帝,再恨也只能将这份恨意藏在心里,别说报仇了,就算是脸上都不能流露出一丁点了,否则就会给自己招来祸事。
但是有人做了他们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人们自然就将这个人当成了心目中的英雄。
既然是英雄,自然就会担心英雄接下来会面临怎样的危险。
那些打着反清旗号的义军,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这些义军很多时候跟山贼没什么两样。
义军的口号无论喊得多么响亮,对于这些普通百姓来说也没有多大的感觉。
他们恨得不是满清朝廷,不是地方官府,而是真正能够控制他们命运,能够让他们活不下去,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的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