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杨宇可以通过自己出海去寻找很多海鲜然后让它们来到松岩岛生活,但这只是对一部分海鲜适用,像一些在海里游速缓慢的海鲜是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转移的,所以杨宇希望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他需要的海鲜。
没走几步,杨宇就先碰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目标海产了。
那就是太平洋潜泥蛤。
别看这个名字有点拗口,而且很多人对这名字不太熟悉,可要是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可能就会恍然大悟了,那就是有名的象拔蚌。
说起象拔蚌,是不是很多人都不陌生了呢?
象拔蚌其实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事实上有很多种双壳纲贝类都可以俗称象拔蚌,其中最常见的,也是体型最大的那里一类,就是潜泥蛤科,在其中,华夏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太平洋潜泥蛤。
不过它的样子虽然很爷们,却是属于女神蛤属,因为它还有个美妙的华夏名字,那就是——高雅女神蛤。
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太平洋潜泥蛤的原产地是加拿大温哥华的沿岸,那里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钻穴泥栖双壳纲贝类的栖息地。
这种贝壳大约长2公分,但是其虹吸管最长可伸展至一米以上,而这夸张的棒子,却是最主要的食用部分,这样的一个象拔蚌,最大能长到四公斤多,也就是说一个人吃一个就可以吃撑
象拔蚌喜欢栖息在泥沙质浅海海底或者潮间带,能将自己埋藏于一米深的泥沙中,靠伸出粗壮的虹吸管来进食。
由于象鼻棒的足部高度退化,所以一旦扎根,成年后就再也不会挪窝,而且象拔蚌繁殖力极为强大,个体产卵可达千万级,而且寿命非常之长,通常寿命可达百年。
成年后的象拔蚌可以说没有天敌,但是就算这样,象拔蚌的市场价格也是居高不下的,一斤也要上百块,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捕捉象拔蚌可不容易,算是是个体力活。
因为象拔蚌深埋于泥沙之下,捕捉象拔蚌需要用高压水枪冲掉象拔蚌上方厚达一米的泥沙,冲干净后才挖出象拔蚌,再加上象拔蚌栖息在海底,所以这一切还都要在潜水状态下完成。
在潜水员在水下捕获象拔蚌后,都会放入随身的网兜里,由于象拔蚌的蚌壳非常薄,所以每次下海捕捞的象拔蚌数量都是有限,防止挤压碎象拔蚌的外壳,这就更加增加了捕捞成本。
捕捞这玩意比起捕捞鲍鱼难度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困难重重的还是要捕捞,那就要提起号称吃货的华夏人,要知道象拔蚌最早太平洋潜泥蛤生活在北美,但当地居民却是不喜欢也不知道如何食用这种长相怪异的贝类。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它被亚洲人发现了以后,亚洲人就毫不意外的喜欢上了这种贝类,随后的近三十年时间内,以倭国、整容国和华夏为首的亚洲国家大量捕捞食用象拔蚌,现在北太平洋沿岸的野生象拔蚌已经濒临灭绝。
不过还好,吃货们的基本逻辑就是野生的快捞完了就赶紧开始养殖。
现在对于象牙蚌的养殖技术已经趋于完善,象拔蚌养殖主要分成:潮间带养殖和潮下养殖两种。
由于潮间带养殖密度较大,而且成长速度快,所以大部分都采取这种方法,不过由于这种方法对海洋环境有破坏,所以一些国家被禁止。
而潮下养殖更像是对自然资源的补充,把象拔蚌幼苗撒播到允许捕捞的水域,和野生象牙蚌差不多,不过捕捞难度比潮间带养殖高太多了,对此也增加了养殖成本。
这也就是为什么它即使人工养殖后也这么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