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满清皇父摄政王大刀阔斧的改革新政之时,满清贵族统治集团们也强制推行了『圈地之争』,并上奏满清皇父摄政王得到了认可。
随后满清皇父摄政王便立即下令,圈占官民田地,全部分与八旗王公大臣和八旗兵丁,又在各地设立皇庄、王庄、八旗官员庄田,这项政策使得老百姓离其田园,别其坟墓,造成妇子流离,哭声满路的悲惨景象。
把原来京师附近军民们的田产以及家产全部划分为满清八旗子弟固有资产,这就引发了京师周边军民们的第二波起义。
紧接着还有〈缉逃人〉也就是所谓的逃人法,把原本俘虏的奴隶以及穷苦人,全部作为满清八旗子弟的佣人禁止他们逃走,违令者悬赏缉拿,并以屠城手段作为民族奴役、民族压迫的措施。
这就激起了第三波,汉族各阶层人士们一场持续广泛,且有组织的民族抵抗运动。
其中一部分大明遗民和其他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们,均标榜〔君亲之尊〕、{华夏之防},并打着恢复(大明江山)的旗号,披发跣足,奔走呼号,掀起了重要波澜。
在配合着满清剃发易服令的双管齐下,从而演变成了清初历史上著名的反清复明运动起因。
不过随着反清斗争的深入,复明运动的目地,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一部分地主、官僚们哭祭大明崇祯帝,声称要相随明太祖吴王高皇帝恢复朱明皇帝的统治。
但是另一部分地主缙绅、前明士大夫们,却不是一般地倡言封建纲常、死心塌地忠于一家一姓、如何的眷恋大明统治。
而是首先在反对满族贵族统治集团的民族奴役和民族压迫措施中,先主张恢复汉族地主的统治,之后再选出一家当天下之主。
然而伴随着满清八旗子弟、王公贵族们在各地圈占土地,建立庄园。
这些庄园自然也要有大量的人力去劳动,毕竟满清满族贵族们自己可不愿意干农活,也不太会干农活,因此他们就把失去土地,成为流民的老百姓们,又抓到庄园里去劳动,史称「圈地投充」。
而这些被投充到庄园里劳动的汉族人民们,实际上就成为了奴隶,被满清贵族们叫做(包衣奴才)。
满清八旗兵丁们没日没夜的强迫包衣在农庄里劳动,动辄鞭挞毒打,不听话者直接当场击杀,很多老百姓就在这些庄园里被虐待至死。
并且满清皇父摄政王还规定,如果有人胆敢窝藏包衣,轻则抄家或充军,重则处死,假如有包衣逃走,则邻居、乡长、里长等都要被鞭笞或者流放。
为此也激起了第四波汉民族起义。
就这样在7月21日,南方大明使团由南直隶应天府皇城南京城一路北上,在经过扬州府首府江都县(扬州卫)时,明南直隶兵部尚书兼四镇督师:史可法,与明兴平伯:高杰,在得知朝廷的政策是[联虏平寇]?
此举深得史督师的大力支持,也让夺了大顺帝:李自成,妻子:邢夫人,的明兴平伯喜出望外,更是全力配合。
一路上大明使团们还遇到不少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地区的暴乱,以及官民们希望大明天子北上收复失地的请求,但是眼下他们作为使者也不好答应这个要求,便没有回答而是选择继续出发。
由于走驿站路线,所以很快大明使团们就到达了北直隶顺天府京畿紫禁城,并携带有;大明皇帝致书北国可汗,的御书、还有赐〈大明蓟国公:吴三桂〉等人的诰敕。
外加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
大明使团们到京之后,先不是着急去见满清使者,而是第一时间前往十三陵拜揭,以祭告先帝,通谢清王,并酬谢剿寇文武劳勋。
此时前明开国公兼满清平西郡王:吴三桂,也被抓回京师了,而前明投降官员在得知此次来京的大明使团中有明后军都督府左都督:陈洪范,出现时便有了主意?
随后悄悄上报给满清使者。
因此清廷方面就派出已降清的前明兴州中屯卫左参将:唐虞时,之子前明涿鹿卫镇抚使:唐起龙(陈洪范的女婿)让他前去说服老丈人明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投降大清。
果然在女婿满清涿鹿卫副将:唐起龙,的一番花言巧语之后,外加以妻子未出生的孩子以及金银珠宝做要挟,明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最终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投降满清!
就这样陈都督就成了大明弘光朝北使团中的清方奸细,还把大明帝国南方军事部署以及兵力、物力,等朝中形势都一一透露给了满清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