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口子的确还没完全开,你说的也不算错。”宋援朝点点头,把盛华在鹏城的房地产操作大致介绍了下,当听完盛华在鹏城的房地产操作后,刚才还兴致勃勃的胡耀庆突然就没了兴趣,因为在他看来搞这个房地产实在是麻烦,非但因为政策的原因束手束脚,而且投入大回报慢。
“老弟,这个玩意太复杂了,我这样的粗人可搞不明白,而且我觉得这样做实在是累人,你想呀,投资又这么大,最后钱倒没赚多少,做着有意思么?”胡耀庆开口说道,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
“胡哥您别急,既然宋哥提到这个事不妨听听宋哥怎么说。”柯冬生在一旁劝道,望向宋援朝的目光中带着若有所思。
从见面到现在,宋援朝也摸清楚了这几个人的情况和性格,胡耀庆就不说了,他早就认识。
其他三人中,柯冬生是最有想法的,也是最有头脑的,看来他在胡耀庆这边是一个军师的角色,而且胡耀庆也很信任他。
至于池玥,这个女人倒也有几分小聪明,只是对于商业方面不怎么了解。而这里的主人,也就是翟国聪就不怎么样了,纯粹就是一个靠着关系的公子哥,几句话宋援朝就知道这个人眼高手低。
宋援朝澹澹一笑,告诉他们目前国内房地产才刚刚起步,现在的一些情况的确如此。而且从目前来看,房地产的操作空间也不大,介入这个行业获利也不丰厚。
但这个情况是暂时的,就拿房地产业发达的香江来说吧,从七十年代初开始,香江的房地产业就开始蓬勃发展,到八十年代时期,香江的房地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兴旺的程度了。
如今已是1990年,香江的房地产业依旧高歌勐进。其他的不说,就拿这二十年里香江的房价来举例,最初的时候香江的房价是多少一尺?而现在价格又到了多少?上升的幅度和速度简直惊人。
尤其是这两年,在经历了1981-1984年的价格下跌后,从1985年开始香江的房价上升速度更加快了不少,短短两年不仅把几年前的跌幅全部涨了回来,还在这个基础上涨了一大截。
现在,在香江的许多大老板都逐步把手上的生意向房地产方面转移,比如和宋援朝有密切联系的大刘就是如此。大刘在拿下华人置业后,主要的业务就开始从制造业从房地产业发展了,这也是大刘会把鹏城的电子厂出售给宋援朝的原因之一。
目前香江十大富豪,除去金融产业外,大部分富豪都和房地产业有密切关系,而且在房地产业上的获利也是极其丰厚的。
盛华目前在鹏城进行的房地产开放从实际上来说并不是要赚快钱,而是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在房地产业的经验和人脉,同时做好后期内地房地产业爆发的准备。
“宋哥,听您的意思是,接下来我们内地的房地产政策会向香江那边学习,逐步进行市场开放?”柯冬生问道。
“这是肯定的。”宋援朝毫不迟疑道:“其实这两年的房改已经开始了,城市的居住条件和人们的需求不断上升,靠以前房管局或者单位自建房再分配的模式很快就要彻底淘汰。这几年内地在尝试开放房地产的口子,其实就是做这个准备,这个事你们可以去问问,以你们的关系打听起来不难。”
柯冬生点点头,他家老爷子在部委工作,消息比较灵通,这个事他倒听自己家老爷子说过那么一句,不过现在只是在讨论和摸索过程中。但宋援朝说的这么肯定,从心里来说柯冬生是倾向于宋援朝的看法的,改革开放到现在,许多事不都是摸着石子过河么?一些新的东西,通过尝试性的试探后,后续再出政策是很普遍的方式。
“那么您觉得这个开放会在什么时候?”柯冬生追问道。
宋援朝没回答他的问题,反而看了看四周。
“宋哥,今天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您尽管说,您放心,出了这个屋子,绝对不会传到外面去。”柯冬生反应过来诚恳道。
这时候胡耀庆也回过了神,看来这个事和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样,他虽然和宋援朝接触的不多,可却知道宋援朝的能耐。而且柯冬生是什么人胡耀庆更清楚的很,柯冬生一直都是胡耀庆的左膀右臂,而且这小子心眼活的很,人又机灵,许多事胡耀庆私下都会征求柯冬生的意见,现在看柯冬生的样子,胡耀庆心里就明白了。
“冬生说的对,今天没外人都是自己人,老弟,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有话直说就是。对了罗阳,你小子别光顾着喝酒呀,帮我劝劝宋老弟。”
重归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