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满也确实没啥事情可干,她一不哭二不闹,这边环境都很好,所以桌椅都很干净,她爹娘便也无事可做。
元大硕夫妇站了一会儿瞧见有小孩看看自家小闺女又看看他们,心里断定是他们在所以人家都不敢跟元满打招呼,所以便对着元满小声说他们去看看她哥姐弟弟那边。
元满又不是真的孩子需要人陪,当下就点点头说好。
元大硕夫妇便悄悄离开了。
廖先生那边也总算解决掉俩孩子,总算是不再哭嚎了。
不出意外。
如元满所想,她的教书先生估计就是这位年纪不大的廖先生了。
只见他安慰完俩孩子,就走上前边开口自我介绍两句,后边也说到他会带着大家领略学识的趣味陪他们成长的。
元满就知道自己没猜错了。
说完话。
廖先生又说去看看书籍怎么还没搬过来,让他们互相熟悉一下。
但不能跑出去学堂。
孩子们稀稀拉拉地答应着,廖先生也不急于一时教导。
说完他就离开了。
这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被童音围绕的元满也有点懵。
“这先生的胡子好好笑”
“他看起来没那么可怖诶,我也不是那么害怕教书先生了。”
“我兄长说先生的笑脸都是装出来唬咱们的,课业做不好他们可凶了”
“是真的啊?”
“是真的啦!”
*
“我家是在镇东那边做灯油买卖的,你家是做什么的?”
“我家是做米粮生意的。”
“我家是开酒楼的,登天酒楼你们可听说过!足足有八层楼高的呢!”
“我家是开酒肆的,咱们镇上有名的桂花酿就是我家做的。”
*
元满仔细听着发现还真都是镇上生意人家里边的孩子。
听着听着。
突然瓜吃到了自己身上,她附近不远的那堆孩子突然奶声奶气询问道:“你叫什么?家里是做什么的?怎么没听见你说话?”
元满愣一下才开口道:“我叫元满,我家是嗯开农庄的。”
那些孩子显然也明白这个,便都噢的一声又追问是什么农庄。
元满便开口道:“元家农庄。”
结果就有人不屑了道:“你报名不报字的啊?再有元家农庄?我怎么没听见过?还有农庄谁家没有呀?你们家就只有农庄吗?你刚刚不跟我们说话是不是瞧不起人啊?”
毕竟都是做生意人家的孩子,有些势利眼也实属正常。
元满看向那边的小子,年纪约莫五六岁左右,吊着个三角眼,一身的衣裳倒都是好货色,就是神情很倨傲。
“我家农庄做的买卖都是直走水路销出去的,你们自然不晓得。”
元满以后还得在学堂里边度过很多时间的,她并不想把关系弄僵,不然每日上学也浑身难受,而且班里的孩子们眼神更多的是好奇,并没有多少瞧不起人的意思。
“至于为什么我没有报字,是因为我家的孩子不适合起字,我的哥哥姐姐弟弟一概都没有,这没什么奇怪的。”
元满正经地解释道,并没有被羞辱得畏畏缩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