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当天,谢玄看起来还十分健康,还有精力和他打架呢!
怎么会突然就一病不起?
王谢两家本来就离得不远,连牛车也来不及牵上一匹,王谧便带着谢明慧赶赴谢府。
在路上,谢襄便将谢府这一夜发生的事情,全都说清楚了。
自从婚礼那夜闹了一场之后,这几天,谢玄的心情一直不爽快,可以说是郁结于心。
本来准备这几日就返回京口的,谁知昨晚又喝多了,一醉不醒,这几天,谢玄经常喝多,奴婢们也就没在意。
扶他休息之后,便退出了房间。
谁知,今早再进屋这才发现,谢玄居然起不来了!
口角流涎,肢体僵硬,显然是风痹之症,换做现代语境,便是中风了!
致使谢玄患病的原因似乎也不难找出,原本他的心情就很不好,肝火旺盛,心情郁结。
又整日里饮酒更加重了身体的负担,这些日子,天气越来越凉,谢将军豪饮之后,勐然受了风寒,身体一个禁不住,便中风倒下。
王谧一听谢玄竟然是中风了,登时感觉大事不妙。
中风这种病,别说是医疗水平不济的晋末,就算是在现代也很难根治,谢玄这一下,就算是勉强保住了性命,恐怕也很难再骑上战马了!
就为了与女婿赌气,真是不值得。
谢府中的男女老幼,一路上碰到的,全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看来,谢玄的状况是非常不妙。
“啊啊啊!”
“主公!”
“主公你醒醒啊!”
“我的天啊!”
“这可让我怎么活啊!”
谢明慧还没有踏入父亲的房门,接连不断的女子嚎啕就已经灌到了她的耳中,她脚下一歪,整个身子就要栽倒下去,王谧赶紧奔上前去搀扶,这才让她勉强站住。
“稚远,这,这……”
“你快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不是真的!”谢明慧拼命摇头,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她根本就不敢往前走,不敢踏入房门。
“慧慧,别这样,将军还等着你了!”
“我扶你进去。”
谢玄的厢房里,早就已经挤满了人,许多见过的,没见过的都出现了。
看到明慧赶来,人群们自动让出了一条通路,她已经没有了一点力气,完全依靠王谧的拉扯,才能走到床前。
明明还很健壮的中年男子躺在床上,他的样貌明明还没有多少改变,但是,他的身体却完全垮了。
谢玄昏昏沉沉,口中伊伊呀呀的,发出呻吟,口角流涎,麻痹不起,这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典型的中风症状。
而且,看谢玄的状况,他是急性中风,这种病症只要一起就是来势汹汹,根本就不给病人和医生反应的时间。
看来这一次,谢老爷子确实是凶多吉少了。
昨天还好端端的阿爹,今天就变成了这副样子,谢明慧一下子就被打垮了。
她趴在父亲的身上,不停的哭嚎,可怜的是,这一切话语,谢玄已经全都听不到了。
或许唯一的幸运是,谢玄还不至于今天就升遐西天,他的生命至少还可以再维持几天。
谢家的人还没来得及反应,王谧就已经紧张起来。
他不是为了谢玄的性命担忧,这本来也已经没有什么可运作的空间,他担心的,是远在京口的北府!
一旦谢玄病倒的消息传到京口,盘踞在京口的几十万大军就会迅速出现权力真空。
太可怕了!
历史上关于争夺北府军控制权的大战就将提前引爆!
不止如此,皇帝司马曜还提前驾崩,这个消息昨天已经经过朝廷商议,正式送往了北府。
也就是说,北府中的众位将军在得知陛下驾崩之后不久也将知晓,他们敬爱的主将,冠军将军谢玄也一病不起,再也不能带领他们攻城略地。
不必做任何猜想,在这样双重叠buff的境况之下,就算是再稳定忠心的部队,也一定会出现混乱!
怎么办?
才按住了荆州兵,北府兵就又要掀起波澜,小王很着急,小王很担心,京口的情况实在是让他坐不住。
刘牢之这个人,不管是历史记载还是现实的表现都让人能够明显感觉到,他是靠不住的。
那么接下来,北府兵将要走向何方,就是一件令人非常担忧的事,不只是北府中人心浮动,就连朝廷上也将波涛再起。
这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哪一家不想抢到手呢?
绝对是人人眼馋的肥羊,可问题是,谢家也绝对不会放手,这是肯定的。
但是,不放手,谢安又能怎么办呢?
历史上的谢玄本来就是在谢安之前去世的,那么,历史上他的处理方式就可以看出,谢家根本就没有能够接班的人!
如果有那么一位人才的话,谢安又怎么会在王国宝等人的不断挤压之下,欣然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北府军,退隐江湖?
不要过高的估计人的品行,谢安也是一样,如果能够继续把持权力,他绝对不会轻言放弃。
谢安放权这只能说明,谢家后继无人。
这一点,从后来刘裕开创宋朝也可以看出,那个时候,谢家的人,处理朝堂上的事务或许还可以,但是让他们上阵打仗,就真的是强人所难了。
这样的情况,提前到淝水之战前期,也是一样,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就在王谧为了谢家辗转难眠,急的团团转的时候,那个更应该急的上蹿下跳的人终于来召唤他了!
不是别人,正是谢安!
因为谢玄重病,很多婚俗上应该遵循的规矩也就都不讲了,王谧干脆陪着谢明慧住到了谢府。
所幸,他也是个王家的闲散之人,家里也没有需要奉养的高堂,来去颇为自由。
打发小厮去给王荟送了个信,就安心的住下了。
这样想来,东晋再到南北朝时期的这些世家子女,在古代社会也确实是相当享受了。
在婚娶方面,由于世家联姻,几乎绝对不会外找,那么这些高门大户就往往都是邻居。
女子免去了远嫁之苦,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回娘家,都是相当便利的事情。
这在其他的朝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关键还在于,东晋时期皇帝说了基本不算,世家子弟就算是做官也往往不喜外放,要是换做别的朝廷,你不想去,朝廷也会逼着你去。
但是在东晋,这一招就不太好使了。
人家世家说不去,皇帝陛下一般也勉强不得。
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