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第五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四)(2 / 2)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4292 字 2023-05-21

“陛下,万万不可!”

“杜卿家,缘何不可?”李治向出班谏言的杜正伦问道。

“启奏陛下。”杜正伦行礼道:“以区区三万大军攻克一国,非勇冠三军者不可为也,轻易主帅,当动摇军心,不可取也,老臣以为,召回冯安抚使即可。”

杜正伦的意思非常明确,既然两个人有矛盾,那就弄回来一个。

这个做法,李治并非没有想过,在他想来,要召回那也是谢岩,毕竟其大婚之日早已定下,而且按照最初的军略,大军立足“百济”,至“新罗”撤军即可完事,真正的大战,当于明年开启,谢岩有足够时间回乡完婚。

可谁知道,他们居然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灭了“百济”,而且会在军前为当年那桩婚事,大闹起来,以至于到了如此地步。

有一点,李治很清楚,单独召回谢岩,并不合适,因为从冯宝当初突然南下一事中,即可看出其率性而为,并不在意官职爵位,如果让其独领大军,搞不好会是一个无功无过的结局,而如此一来,谁还不好指责,毕竟战争中,各种意外太多了。

再者,谢、冯二人呈上的策书中,各有详尽军略,李治看得出来,他们都写的很用心,而且非常实用,基本上只要照做,不出大错就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换一位统帅,也不无不可。

正因为李治心里多少有了主意,故而没有对杜正伦的谏言表态,而是侧首望向“英国公”李绩,问:“英公以为,如何?”

“陛下,老臣无异议。然据老臣揣测,两位大总管当有举荐接任者,不知为何人?”李绩恭声而道。

“水师副都督,贺兰敏之。”

“哦——甚好,甚好!”

看着李绩频频颔首的模样,杜正伦忍不住道:“英公,贺兰都督并无从军经历,亦无功勋可言,独领大军,老夫以为,不妥。”

“非也。”李绩回道:“‘神丘道’所属大军,过半出自水师,都督卸任,副都督继任,乃惯例,有何不妥?”

“然军中精锐出自‘羽林左卫’与‘卫岗乡’。”杜正伦言下之意,那就是担心贺兰敏之镇不住。

“陛下,臣附议英公所奏。”李义府适时出班,行礼而道:“召回两位大总管一事,当由陛下圣裁,后继主帅一职,贺兰都督足可胜任。”

“哦,何故?”李治淡淡问道。

“回陛下,据臣所知,贺兰都督过往于‘皇家学堂’进学兵法,深明奥义,后随冯都督出海远航,自熟知水师上下,况‘羽林左卫’与‘卫岗乡’府兵,从军械到战法,一脉相承,非熟悉者难以统率,贺兰都督久随冯都督征战,自是明了,故臣以为,两位大总管之举荐,甚为得当。”

李治尽管在表面上未置可否,但心里还是很认同李义府的说法。当然,中间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即武皇后那也是大力举荐。

有一件事,李治并不知道。

冯宝托王福来私下给武皇后递了一句话:“有‘火药’为凭,天下无城可守。”

虽然有关“火药”的事情,谢岩和冯宝都在策书里提过,但是冯宝单独告之武皇后,那里面的意思可就多了。

首先,是“示好”,这个很容易理解,武皇后过往也有此意;其次是明确一件事,即贺兰敏之如果能够继任大总管,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毕竟有“火药”的存在,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池;最后一层意思,那就是希望武皇后进言皇帝,将自己召回。

不管怎么说,他们两个人不回来,贺兰敏之也不可能成为大总管。

正因为如此,在昨晚,帝后闲话时,武皇后极力举荐贺兰敏之。

李治当时虽未表态,不过武皇后看得出来,此事八九不离十。态,不过武皇后看得出来,此事八九不离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