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侯李彬原本和武安侯郑亨一起带重兵驻守宣府。
打安南时,朱棣调李彬为副将,当时李彬家人,大都还是在宣府原地。
他有个儿子,也叫李贤,和朱高煦手下蒙古将领李贤名字是一模一样。
盛庸和平安跑了后,朱棣疑心病起,很多晚出京的,像何福的家人都被留下。
而已经出京的李彬,则把他十八岁的儿子李贤招回来,任京营武骧左卫千户。
今年朱高煦突然起兵,安南又没消息传回来,皇帝朱棣立马派锦衣卫开始跟守李彬和张辅、陈旭等人的家属,李彬在宣府的夫人和女儿也被招了回来。
不过他们此时并没有被认为有罪,所以通常只是远远监视和跟踪,不会限制出行。
纪纲来到李彬门附近一家茶楼,茶楼昨天有人想讲武王伐纣,刚开讲没一会,就被锦衣卫抓了,然后发现是茶楼附近百姓,一个识字的书生,考科举都没中,有人出钱让他来讲。
纪纲也没多说,按朱棣的要求,直接砍了,其家人中,男的发配北平,参与兴建北平皇城。(永乐四年,即去年朱棣下诏在北平按南京皇宫蓝本,兴建皇城,女的则送往教坊司。
纪纲刚到楼上,两个青壮男子就围过来。
“指挥使。”两人纷纷小声拜见。
“李彬家最近怎么样?”纪纲问。
“和平时差不多。李贤有当值就去当值,无事会约人喝酒游玩,喜欢到教坊司去。”
“李贤没成亲?”纪纲瞪着眼睛,年纪不小了啊。
“好像还没有。”
“他都约的什么人?”
“徐安。(徐忠儿子,不是徐祥儿子。丘松、唐荣--”属下报了几个名字。
除了丘福外,其余都不是朱棣心腹。
看来儿子们玩伴也和父亲们差不多。
“还有孙亨。”
孙亨是朱高煦大舅子,孙岩的儿子。
靖难中孙岩父子帮朱棣守通州,稳如老狗。
靖难后,孙岩坐镇京师五军都督府,为左军都督同知。
孙亨为河南都指挥使。
朱高煦起兵后,朱棣立马将孙亨叫回京师,父子俩都在京师,有人质的意思。
但纪纲很奇怪,朱高煦在靖难中的部下福建都指挥使徐安、广东都指挥使李远都跟着反了,当时孙亨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还老老实实到京师来?
但靖难中这种事也很多,女婿和丈人分属不同阵营也正常。
比如朱棣和徐辉祖,同样是大舅子,就是死对头。
当然,朝廷也不信任徐辉祖,只是不让他拿军权。
所以朱棣也没治罪孙氏父子,只将其招回京师。
“大人,徐安怎么还能出来?”这时有个部下问。
徐忠在湖广降了,儿子徐安还能往外跑?不是应该软禁在家吗?
纪纲不动声色:“陛下没旨意,咱们就不能办事,随他去呗,当然,我已经派人盯着他,一旦圣旨到了,立刻可以抓捕。”
两人点点头。
纪纲看了会,便离开,往徐府后门去。
徐府后门也有他们的人在看守。
两个锦衣卫穿着便服躲在其对门一间房子里。
看到纪纲来了,两人上前拜见。
纪纲问,最近有什么特殊的?
部下摇头,并表示后门基本没人来,李贤也不从后门出来。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
三人说了会话,纪纲感觉没什么收获,正考虑以什么借口拜见李贤,突然,远远看到有个身影往这边来。
“有人来了。”
纪纲透过门上专门挖的扎,小心的看过去。
远处有个人正往这边走,那人好像一心赶路,头压的很低,看着脚,一路走到李彬后门口,几乎没有停顿,又走了过去。
“原来是路过。”两属下长舒口气。
纪纲神色微动,等这人走过后,隐隐感觉这人背影有点熟悉。
见过,老子肯定见过他。
好像个宦官。
纪纲猛的打开门,快步追上去。
前面这人刚刚转过一个拐角,回头看到身后没有人,嗖,从袖子里摸出个东西,直接扔到李彬家院墙内,然后继续往前走。
他刚缩回手来,纪纲已经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
但纪纲没看他扔东西,快步走过去。
等走近了,突然身体往右一靠。
“啊哟,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纪纲好像不小心撞到这个人。
他想看看这个人长什么样。
但那人小声道:“没事没事。”头也不抬,继续往前走。
纪纲这会肯定了,就是个宦官。
身上的那股味道,还有他说话的声音,就是个宦官。
这宦官他还肯定见过,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纪纲没说什么,站原地想了想,转身而去。
今天李贤不当值,前面的守卫说还在家里,一般李贤晚饭时才会出去玩。
纪纲本来想从前门进,想了想后,还是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