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的部队,在十一月十六这天凌晨,不得不选择了全军收兵,重整阵势,以迎接即将抵达的明军援军。
如果这时候,朱树人让自己的先锋部队在大胜关便轻兵急进、与主力脱节先行,甚至有可能咬住多铎一部分殿后的部队,给多铎造成更多的损失。
可惜世事无万全,朱树人也是远道而来。在听说多铎渡江的消息之前,他的部队一直隐匿部署在安庆、池州一带,借口稍稍休整了几天(朱树人也不能直接授人以柄,让人觉得他蓄意诱敌、造成南京的险境,只能是表现出紧赶慢赶刚好在最危急的时刻赶到了,得知多铎铤而走险后,他才马不停蹄往下游赶。
所以,朱树人也没法得到更多的情报,南京城下究竟打得怎么样、多铎有没有下血本搏命、多铎的部队如今状态还保持得如何……这些信息,朱树人都没法开天眼,
他也就只能先选择稳妥持重,等跟南京守军互通消息后,再从长计议。
清国赌得起,如今的大明却赌不起。宁可稳一点,每次少赢一点,厚积薄发。
……
稳扎稳打的推进之下,朱树人的军队,一直到了十六日午后,才进了南京城。
他的先锋在上午抵达秦淮河码头后,甚至都没有第一时间进城,而是控制住了港口,清理了一下被破坏的水寨,等了一下中军前队。摆出一副随时可以继续水陆并进、与城内守军成掎角之势的稳重姿态。
虽然没有在援军抵达的第一时刻,就取得什么战果,但朱树人还是赢得了南京守军和百姓的盛大欢迎。
他们刚刚才结束守城血战半天多,而且人人都知道,多铎之所以退走,血腥的攻城战之所以能结束,都是拜国姓爷的援军千里勤王所致。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在友军最危难的时刻出现,这人情才是最大的。
隆武帝朱常淓也亲自排銮驾率领百官出城郊迎,虽然迎的不远,因为出南京城门没几里路就是秦淮河码头了,想迎得更远也不可能。
朱树人还没下船,就看到了皇帝銮驾,他也不敢怠慢,连忙紧赶慢赶几步跳下栈桥,当着围观百官毕恭毕敬地行礼。
“臣、总督湖广四川两广诸军事……叩见陛下。臣勤王来迟,不胜惶恐。”
朱常淓对女婿自然不会苛责,也是实话实说地褒奖:“不迟不迟,幸亏卿来得及时,否则多铎岂能如此轻易退走。朕早就在想,我大明国势倾颓至此,都是卿分身乏术所致。
当初先帝命卿先灭西贼,张逆不曾逾年便即授首。而后朕请卿救驾,虽略有耽搁,那也不过是为了诛杀闯贼,此番多铎纵然能退兵北返,也不过是卿分身乏术,才追之不及,下次他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若是大明能有三位卿这样公忠体国、雄才伟略的臣子,怕是当年先帝都不用殉国了,分遣灭西贼、闯贼和鞑虏即可。好在如今西贼、闯贼都已不复存在,从此以后,卿专心对付鞑虏,鞑虏灭亡指日可待!”
朱常淓这番话,说得满朝文武敬畏有之,惭愧也有之,想不服都不敢。
因为这确实是大实话:当初李自成能杀崇祯,是因为崇祯先派了朱树人彻底灭干净张献忠。等朱树人腾出手来、把李自成当成头号敌人后,李自成还不是在南下湖广的过程中,灰飞烟灭了?
这次多铎就算没有立刻灰飞烟灭,也只能算是朱树人先后被李自成、阿济格暂时绊住了。换言之,以朱树人出道五年半来的履历,凡是他亲自坐镇的那一路正面战场,无论面对的敌人是谁,他都保持了绝对全胜的战绩!
大明之所以还经常倒退、受挫,那都是因为朱树人没有统筹全局,他只是被派去独当一面,也就只能在他独挡的那一面碾压,其他他管不到的面才受挫!
崇祯十二年,他只做了半年官,没有主政地方,只是帮着改革漕运积弊,所以可以不算。
从崇祯十三年做到地方上的同知、知府开始,第一年管一个府,就灭了祸害一府的刘希尧,
崇祯十四年,管到相邻的几个府,那就连随黄信阳一带革左五营里另外三营全部灭了!
崇祯十五年,第一次差不多管大半个省,最后把湘南的张献忠彻底驱逐、打出湖广!
崇祯十六年,先帝许他出省追击,他立刻击败李自成一次、并彻底全灭张献忠,把张献忠本人都干掉!
如今崇祯十七年,崇祯死前改命他全力对付李自成,经过九个月后,他又真的杀了李自成!
金灿灿的履历摆在那儿,凡是朝廷交给他的任务,肯让他独当一面去灭的敌人,就没有灭不掉的!此前没重创鞑子,不过是朝廷没安排他做这事儿!
这细想起来,就很恐怖了,简直就是“没有国姓爷灭不掉的贼,只有朝廷没派他去灭的贼”。
只要朝廷授权,他无往不灭!
细细算来,如今距离李自成之死,也不过才一个多月。
南京朝廷因为多铎的威胁,此前也没分出精力讨论对朱树人杀李自成的泼天大功的封赏,现在皇帝亲口提出这事儿,随驾出迎的百官才想起来。
氛围都烘托到这儿了,似乎后面皇帝不管开出什么赏格,内阁和百官、还有那堆喷人维生的御史言官,也都不好说什么了。
众人心中都有些惴惴,果不其然,朱常淓下一句就随口话风一顺,说道:“先帝既已赐卿国姓,则一切自当比照宗室。以卿诛灭闯贼之功,便是封王,也无不可吧。以后还要再接再厉,先把鞑虏也驱逐过江才好。”
旁边终究是有几个御史忍不住,头铁跪下来苦谏:“陛下!封王之议岂能儿戏?纵是国姓宗室,我朝也无因功封王只说,只有以亲贵血统封王。若要筹勋,公爵已是极致,开国诸公,莫不如此。”
“陛下,眼下不是议论如此大事的时机啊!强敌尚且在侧,京城之围才刚刚解除,局势也还不明朗。”
朱树人自己也觉得这说法太快了,眼下有点不是时机,连忙表示了谦虚。而沉廷扬在这种场合当然也要谦虚两句。
一番简短的拉扯后,还是内阁首辅史可法站了出来,拿出一个折衷的方案:
“臣能理解陛下的苦心。眼下多铎刚刚受挫,正需将士用命,痛打穷寇。为了激励勤王将士,雨露均沾给以升赏,筹其前功,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封王之说,着实……操切了,如今并非商议良机,若只是为了便于统帅各路兵马追击,可先为朱树人加兵部尚书衔,暂督讨贼全师。待此番彻底退敌后,再从长计议,数功并赏。”
如前所述,潞王登基为帝之前,朱树人在崇祯手上只是一个湖广总督,岳父登基后他升了三省总督,但地位还是比当年杨嗣昌、洪承畴等外放总督时是要低一些的。
主要就差距在那些德高望重的阁老外放,是加兵部尚书衔总督地方,可以督的省数量也能更多一些。杨嗣昌洪承畴都有过五六个省。
史可法这个提议,已经算是持重了,老成谋国,双方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给个折衷。为了眼前统筹各路兵马,包括南直隶本地的军队,以免最后追击战中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一切都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