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这篇影评竟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字有余。键盘敲字到这里,仍觉得还有许多话想说。
抛开剧情本身,《白昼之雨》的镜头语言、配乐风格以及演员们的优秀演技都值得单独开篇细细说道。不过限于篇幅,就让我们在下一篇影评中开启新的交流讨论吧。
最后的最后,请容许我回扣主题。
莫森以他自己扭曲的成长历程、面目全非的自我、滔天罪行和牢狱结局为代价完成了这场对校园霸凌的复仇。这样的报复,何其惨烈。
放眼现实,有许多像莫森一样曾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孩子,险些或已然如他这般踏入歧途,也有更多被欺凌者求助无门,在日复一日的欺压里饱受折磨,最终无法忍受心灵上的强烈痛苦,决定自尽以求解脱。
孩子们啊,这两种方式都太过极端,本不该是你们的选择。
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深切地希望家长和校方对校园霸凌现象予以重视,不再缺位。要知道,这个时段孩子们蓬勃生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认知,对价值观和自我的认同。那些在成年人眼中的“小打小闹”,对青春期的少年少女而言是莫大的精神创伤。
大人们啊,我们应当承担起责任来。因为你的关注和介入哪怕只是晚了一天,都有可能彻底毁掉孩子的一生。
当恶意如荆棘缠满孩童少年们的躯体,当他们被压抑着的情绪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甚至不足以被他们当下的心智觉察,那么,他们最后绝不会用轻飘飘的言语去表达,而将退化到更原始更冲动的层面,用某些强烈过激的、扭曲变异的方式去大肆宣泄,或是自我伤害,或是伤害他人。
无论哪一种,都是我们不愿见到的结果。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我是方木泉,这是一篇关于《白昼之雨》的影评。
谨以此标题,愿校园霸凌现象、校园暴力行为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愿遭受过或正在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们能早日脱险脱困,走出心理阴影,重回人生正轨;愿所有无辜受难的少年们都不要成为下一个“莫森”,以惨烈的复仇伤人伤己,毁灭本该美好的一生。
……
方木泉的影评发表在《白昼之雨》公映次日,v博和某瓣两个平台同步公开。因为全文开头提到了内容里含有大量剧透,所以懂行又懂事的各界媒体并未第一时间引用转发,但即便如此,这篇影评还是在某瓣上荣获高亮待遇,被选为“优质评论”,和方木泉打的高分一起挂在电影页面评论区最显眼的位置。
各种角度的评论众多,不一而足,《白昼之雨》自带热度,上映不到三天就已席卷各大社交平台,引起广泛反响。
有人跟风买票,对电影反应平平,或在某瓣打分吐槽,或随手抄几句知名影评发在朋友圈,表现出自己也是品鉴过“金狮奖”佳作的高端人士;也有人趁热打铁,开局将预告片胡乱剪辑拼接,光凭一张嘴完成“x分钟带你快速看完《白昼之雨》”的短视频,内容半是解说半是胡诌。
“后面那些有内涵的剧情已经有不少大v都在讲了,我说点没用的。”还有人在v博如是说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白昼之雨》前半段那些看似无聊的三角恋情节是真他娘的写实啊,颜值条件什么的姑且不论,我真遇到过那种哥们找我当助攻,结果妹子反倒看上我的尴尬事,不想要的代入感增加了!”
“哈哈哈,完全能懂,现实就是这么狗血,我们这种普通人终其一生都在处理社交问题。”
“淦,要不要这么真实!”
“说起来如果你是田刚,妹子和兄弟你选哪个?”
“那当然是妹子!”
“我觉得还是兄弟重要,虽然电影里的王大力不怎么样,但现实中如果好兄弟和女人冲突了,那我选兄弟。”
“就非得选一个吗?我全都要不行?”
“我大学时候还真跟室友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生,当时也别扭过一阵,然后说好公平竞争,谁追到算谁的,结果后来发现人家姑娘早就有男朋友了,从此我俩还是好兄弟#捂脸笑哭”
“田刚可是想都没想就选了妹子,呵,男人。”
“没吧?他蛮看重王大力的,虽然可能是因为老好人性格不会拒绝人,但前面也帮了王大力很多,感觉他是那种想两全其美的人。”
“何畅的粉丝不要洗了,你就算把田刚说出花来他也没啥意思,普普通通有点垃圾的打工人罢了。”
“其实田刚这个人物,哎,感觉就是把现代人的状态揉吧揉吧写出来的,没目标没追求,每天浑浑噩噩的。我不喜欢田刚,然而我自己又何尝不是?一天到晚只有上班下班,回到家就瘫着,放假也不想出去,说着休息但不过就是躺着玩手机点外卖看短视频,看朋友圈里同事同学都在旅游养花搞十字绣,回头一看自己什么爱好也没有,就算提起一点兴趣,结果有了空闲时间还是瘫着不想动,精神世界空虚得要命……”
“别说了,要破防了#宽面条泪”
“所以王大力还是比田刚强点,用我们老家的话说,这叫给自己找点‘活头’。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找点盼头,找点念想,免得活着没意思。”
“瞧你说的,这么一想舔狗都变得高大上了呢,呵呵。”
“你跟我阴阳怪气做什么,舔狗不舔狗的我不评价,能给自己找点生活的意义至少比没有强吧。仔细一想,追星好像差不多也是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