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逸怀揣着一些感动开口:
“我不想一上来就商业互吹的,但是你确实厉害。”
她想了想道,“六个人的群像片,我曾经非常苦恼要怎么才能做到评委老师们的三点要求,但看了《为难》以后,不得不佩服你的思路。”
“在大家都在下意识思考怎么处理‘每个人’的时候,你把六个角色两两分组,说实话这个点子不难想,但能完整地做出来是真的很强。”
袁萧在对面看着她笑。
专业对专业,就像曲楠和方友文聊起来能有无数话题一样,他和何佳逸同为编剧,有些苦只有干他们这一行的才懂。
“分层,分组,从思路到逻辑都很清晰。第一组是许小曼和刘勤,他们是常见的、趋于中庸的一对都市年轻男女,有着相似的苦难,也有着基于性别视角、思维模式不同而产生的不一样的痛苦。”
何佳逸继续道,“第二组是李彰和陈书芳,从这里开始,社会风评和阶级的差距开始拉大,李彰代表着生活优渥的中产阶级,而陈书芳的职业和处境则相比之下有些难以启齿。他们的关系是介于陌生人和亲密关系之间的中年朋友,与前一组的情侣关系又不相同,提供了新的立场和视角。”
“最后一组的梁素素和梁兴,直指最常见的家庭关系,和前两组的中产、基层比起来,这对父女是底层生存着的人群。父亲和女儿,年龄、性别、地位乃至家庭角色,差距进一步增大,矛盾冲突也最为激烈,结局更是鲜血淋漓。
“好清晰的思路,好精彩的构架,三组之间有对比,组内同样有对比,六个角色展现了六段人生,几乎涵盖了现实中最为常见的几个类型的群众生活。
“我甚至感到了一些嫉妒,因为光是这个结构已经足够优秀了,但你却在这样的基础上让着六个人在彼此的人生里都有出现。”
何佳逸说到最后完全是在感叹,“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其他五个人的影子,或是一面之缘的陌生人,或是亲密关系,把任何两个人单独拎出来,都能有一段互动,到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是我个人认为最有特色的地方。”
“不……怎么说呢。”
袁萧在何佳逸对面挠头,“这个你得夸他。”
他说着拍了拍在一边看戏的方友文。
方友文直到刚才还在用含着认真和骄傲的眼神注视着袁萧,这时突然被袁萧回头ue到,两个人对上视线都是一愣,旋即一起笑开。
袁萧把话筒递了递,方友文没接,稍微摇摇头,又朝他扬了扬下巴。
“行,那还是我说吧,他就是想让我夸他……”
不需要方友文出声就懂了他什么意思的袁萧于是转回身来,台上台下一片善意的笑声,方友文也在旁边笑。
“佳逸的眼光真准,我当时构思差不多就是这么想的。毕竟有了人跟人之间的关系连接,剧情会更好建构。所以就成了六人三组。”
袁萧挠挠脸颊,“《为难》的雏形就是三个版块,一个版块两个人,我写的时候老方在边上看着,看着看着他就说,这不行啊,像单元剧,不像电影。”
方友文颔首。
“接着他就在我的人物单上连线,说,‘你说女白领的上司有没有可能就是大老板’?——那时候许小曼和李彰的名字还没定呢——我一想,绝啊!就开始连线。”袁萧笑道。
“里面的连接感真的很秀。”何佳逸笑着接话。
“其实想的时候也麻烦,我个人是觉得有些地方处理得还是太生硬了,比如说梁兴的外卖、梁素素的游戏和夜游……多少是有点强行把父女组和年轻情侣组给接上的意思,如果能有更自然的方式就好了。”
袁萧叹了口气,“当时就是纯连线题,abcdef两个人两两之间都要划道线,考虑情节和逻辑,尽可能地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