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之中,刘禅望着远去的李严身影,心中多有感触。
李严为人与才能,老刘是知晓的,是故才想以托孤大臣的厚待,将其收心,留给自己儿子与诸葛亮使用。
但谁也没想到,李严自从没有感恩,而是多有不满,经常以托孤大臣的身份拉拢官吏,企图往上爬。
而诸葛亮知晓李严为人,也只能试图缓和二人关系,而很难在李严无过错情况下进行处罚,毕竟诸葛亮是臣而不是君。
前世诸葛亮从来没有拥有过,或者创建过独立于季汉的政治官僚体制便是这个原因。
诸葛亮治国仅仅只能代表一部分统治势力,或者确切地说仅仅是荆襄势力的代表,无法取代蜀汉刘姓的权威。
是故前世诸葛亮治蜀,因为无法上升到君主的层次,没有能力完全调动蜀汉各势力。这也导致诸葛亮在用人上多有过失,前有马谡失街亭,后有李严粮草之失。
而此时屏风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诸葛亮现身而出,向刘禅微微行礼。
刘禅指着座位,缓缓说道:“相父请坐!”
因刘禅接待李严,特意让诸葛亮一早躲在屏风后,听二人对话。先前接待董允之时,诸葛亮便在了。
此时宫殿中寂静无比,唯有刘禅与诸葛亮二人。
刘禅情绪有些低沉,自以为前些年敲打过李严,会改变结局,也自信满满地以为能像老刘一样用好李严。
但却不想轻轻一试李严,他自私之心,显露无疑,根本难为托孤大臣,而且放任他继续胡作非为,必然会酿成大的灾祸。
耳边不由响起老刘托孤之时的言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严此人,若你都用不好,你又如何能匡扶天下,治理大汉乎!’
诸葛亮注视着阶上自己的弟子,微微叹息一声。
刘禅很快地收敛情绪,将目光落到诸葛亮身上,说道:“相父以为该如何处置李正方乎?”
诸葛亮抚须叹息,说道:“孝起(陈震出使东吴前,曾向臣进言说道:‘正方腹中有鳞甲,乡人们都以为他不可接近。臣以为如此奸诈之人,不去惹怒即可,没想到其人,竟然如此自私自利,不思为国尽忠。”
“至于如何处置李正方,陛下可斟酌再三行事。”诸葛亮迟疑半响,不愿给刘禅意见,说道。
刘禅闭眼沉思,轻敲桌桉,说道:“朕欲收其兵权,罢其都督一职,回调中央为官,防止勾结外臣,欲图不轨。”
诸葛亮望着有些失礼的刘禅,说道:“李严于地方根基颇深,又常收将校之心,还需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刘禅睁开双眼,上扬嘴角,冷笑道:“相父放心,朕已有对策。”
刘禅看向诸葛亮,正色说道:“过些时日,李严率江州大军前往汉中。朕欲命赵老将军升任卫将军,夺李严兵权,留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