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乐之位,可坐多久?(1 / 2)

冠绝新汉朝 战袍染血 4706 字 2023-07-08

“这就要通报吏部?若是如此,那可是半点转圜余地都没有了。”

听了陈止的话,自董绪以下,都是目瞪口呆,因为这和他们设想的完全不同,一前一后,两次召人,陈止的应对方法,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反差之大,让人无从琢磨。

“刚才徐吉不来,这陈止便就退让,让人再去请,助长了徐吉气焰,结果这转脸第二次请不来,就要直接撤职?”周傲在惊讶过后,心中念头急转,想着此事背后的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变化。

其他人亦是如此,如那董绪,更是额头见汗,显然想得更多。

“陈止的话里提到了孙武练兵,斩杀吴王爱姬的事,足见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下定了决心,但未免也太过激进,徐吉背景深厚,被安排到太乐署中,本来就有诸多缘由,算不得一般的从官,而陈止今日刚刚走马上任,位子还没坐稳,就要将徐吉拿掉,双方这一下子,就势同水火,无从转圜啊!但那徐吉岂是好动的?”

想到危险之处,这位太乐丞的心彻底乱了,因为若是陈止铁了心的要做,那他夹在中间,可真是两头不讨好,说不定在热闹上官的同事,还要得罪徐吉背后的势力。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就出言劝了起来:“太乐,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毕竟吏部那边,事多繁杂,尚书台内外,更是重地,上官您甫一就位,就要递条于尚书台吏部,难免让那边的人觉得有些不妥,万一记了下来,说不定就要影响今后升迁。”

这句话,其实是委婉的劝阻,若用白话说出来,就是你一上任还没做出成绩,就先给上面打个报告,要废掉自己的手下,让人尚书台的人一听,万一怀疑你能力不足,记了黑名单,那日后官途要受到影响。

此非耸人听闻。

新汉的权力架构,和后世自然不同,六部制并未完善,权柄分散在尚书台、中书省、列卿等等司衙和官员手中,陈止口中的吏部,其实就是尚书台的下属机构。

前文也曾提过,列卿权柄被尚书台不断侵吞,变相夺权,而这种夺取正是体现在诸多尚书台越发庞大的职权之上。

尚书台,最初乃是九卿之一“少府”属下的一个机构,否则收发和保管文书,西汉武帝专权,尚书台借着他咨询、传令的机会,地位提升,越发重要。

到了东汉,尚书台越发完善,形成了六曹尚书,虽然依旧从属于少府,但却总领纲纪,无所不统,近乎取代了丞相和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决策军国大事、统领百官,乃至还有执行决策的权力。

历经东汉末年和三国乱世,到了如今的新汉,尚书台的职能越发扩大,政务人员也不断扩充,也正式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事实上的全国政务中心。

不过,这样变化,也自然而然的会被削弱其他方面的能力,至少统治者是不会允许一个机构拥有着干涉各方面的权力的,所以进行平衡和削弱,就是应有之意了。

于是决策职能被从尚书台分离出去,被中书、门下两省瓜分,同时也增肌了尚书台内部职权和组织结构的规范化,并且在之后的岁月中,不断的完善,在原来的历史中,最终在隋朝形成了闻名后世的六部。

而此时,这尚书台除了几个主要的官员与列卿权势相似,乃至犹有过之之外,更有着较为完善的六曹尚书,吏部正是其中之首,余下为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

吏部对于一般官员的任命,还是有很大的权利的,乃至于对于一些权势不小的官员进补,也有很大的影响和建议的能力,如果真的对某个人有成见,潜移默化之间,就会影响其人前途。

不过,陈止对于这些,显然并不担心,只是说道:“自取告知徐吉,无需多言。”

看陈止根本没有想要解释的意思,董绪也只能干着急,在心里叹息着,同时念头急转,思考着有什么折中的办法,能扭转这个情况。

他这边还在想着,陈止则已经起身,对着眼前的几人说道:“好了,今日见过,也算明了,这第一天,我不强求诸君就能全心为政,所以今日依旧闲散,但明日起,太乐署当逐步行至正轨。”话说完,他就起身,走到书吏身边,询问了卷宗馆藏所在之地,说是要过去查阅。

要了解一个部门的运转,除了问其中的人,查阅过去的纪录,也是一个非常直接但是实用的方式。

不过陈止走了之后,他的几个从属官却没有离开,而是聚在一起,商讨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