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这个总是藏着掖着的人,整个会上这么一本奏疏。
“奉孝,你怎么想通了?我就说,你有宰执之才,国家大事,俱在心中。咱们俩再撑十年,到时候就能将江山交给太子了。”
郭嘉躺在那,没有回答,低声说道:“天子,你还记得咱们初见时的场景吗?”
“当然记得,我离开颍川,你前来送别,咱们俩当时都是孩童,跟大人一般,现在想想,倒是有些滑稽。
我倒是记得我游学回来,在颍川见你,你差点落到波才手中,被当作奸细杀了。”
郭嘉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还记得,天子当时说,这世道,难道不该变变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当时真的是理想主义,一腔热血,什么都不怕。”
“天子当时还说,为改变这个国家黑暗、污浊的一面而奋斗终身。你说,咱们算实现理想了吗?”
曹昂没有说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奉孝,我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实现报复,可我,至少是尽力了。我始终在为这个国家变好而努力,虽然做的不够好,也算无愧于心。”
“所以嘉,跟随明公四十四年。”
“四十四年,多么漫长啊。”
“昂哥儿,你再背一下那首诗吧。”
“哪一首?”
“就是那首‘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刚开始只有曹昂的声音,没多久,郭嘉也跟着齐诵。
二人的声音,再不复曾经的稚嫩,却好似又回到当年在阳翟城外,二人立下救国救民壮志的时候。
少年啊,白了头,可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奉孝,你说咱们要不要再去一次阳翟,胜友如云,群英荟萃。”
郭嘉没有回答,曹昂便踢了他一脚,眼看他还是没动静,曹昂便坐起身来,晃了晃郭嘉的身子。
郭嘉还是没有动静。
曹昂默默伸出手。
“老伙计,你不够意思啊,你走了,留下我自己,我想找人说话的时候,又能找谁呢?”
贞观二十八年八月初八,大楚开国功臣,扬州牧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尉太保,阳翟文贞侯郭嘉薨。
······
欲落不落天上雪,欲去不去闽中人。
红尘香暖荔枝国,白日醉卧芙蓉茵。
功名富贵傥来物,政事文章奚足珍。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在知已宁论,千里与万里。
志士鸡鸣中夜起,秋雨粼粼剑光紫。
君臣二人,六年未见,看着郭嘉满头的白发,曹昂满是震惊。
“奉孝,你有肺病,徐州、扬州空气好,才让你来这,可几年不见,你怎么老成这个样子了?”
“天子忘了,我在徐州、扬州,人人骂我,损了福报,自然就老得快了。”
郭嘉只是开玩笑,而曹昂却很认真的点点头。
“奉孝说的是,此次你就随我回京吧。班公玉身子不成了,他左相的位置,由你来接任。”
“天子,你这是怕我在徐州待得太舒服,要让我继续做牛马啊。”
“你啊,疲懒的性子,四十年了,未曾改变。唉,这六年,委屈你了。”
“天子这话不对,咱们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天子在朝,我在地方,我如何算委屈呢?”
曹昂在广陵待了十多日,郭嘉陪着他接见昔日的部曲、故人。
最后一日,曹昂又在船上设宴,众人载歌载舞,一直宴饮到深夜。
喝醉了酒的曹昂不让郭嘉离开,而是拉着他的手,到了自己的船舱中。
“昔日年轻时,咱们彻夜长谈,抵足而眠,种种情景,尚历历在目,总感觉还是昨天的事。
奉孝,我们都老了。”
“天子春秋鼎盛,身体健硕,不必为此烦忧。”
“奉孝,我今年五十四了。这些年来,刘元颖,张子纲,荀公达,李子过,陈孔璋,黄汉升,羊子材······一个一个离去,班公玉,只怕也捱不过今年。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朝堂上的大臣换了一茬又一茬,熟悉的面庞,却已没有几个。”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天子不必伤感。”
“从前我是不怕死的,可是现在却有些怕了。我害怕时间不够,想做的事情,没能做完。
我想在草原设安北都护府,置官吏管辖,朝臣们多不同意。”
“天子不是对边陲进行分封吗?”
“草原将部落草场细分,各部不得擅自越界。至于在草原上分封,我敢封给谁?给谁将来都是大患。”
“天子,恕嘉直言,不管是草原、西域还是西北、东北,天子步子迈的太快,又贪大求全了。
蛮荒之地,自受地理环境影响,汉化并不容易。”
“我知道,所以才想自己完成。”
郭嘉没有说话,淅淅索索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奏疏。
“奉孝这是什么?”
“在徐州、扬州数年,也有些想法。臣不善理政,只能提些意见,纸上谈兵,至于怎么实施,还得天子圣裁。”
“怎么想到上奏疏了?”
“待了六年,总得有些想法。”
曹昂接过奏疏,当场打开。
郭嘉的奏疏有十个方面,一是关于分封诸侯国管理的;二是民族、地方管理;三是吏治;四是宗室;五是河道、转运;六是盐务;七是海贸;八是豪强;九是财税;十是军队。
整本奏疏有三万多字,牵扯到上上下下。
曹昂看了都有些吃惊。
郭嘉这个总是藏着掖着的人,整个会上这么一本奏疏。
“奉孝,你怎么想通了?我就说,你有宰执之才,国家大事,俱在心中。咱们俩再撑十年,到时候就能将江山交给太子了。”
郭嘉躺在那,没有回答,低声说道:“天子,你还记得咱们初见时的场景吗?”
“当然记得,我离开颍川,你前来送别,咱们俩当时都是孩童,跟大人一般,现在想想,倒是有些滑稽。
我倒是记得我游学回来,在颍川见你,你差点落到波才手中,被当作奸细杀了。”
郭嘉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还记得,天子当时说,这世道,难道不该变变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当时真的是理想主义,一腔热血,什么都不怕。”
“天子当时还说,为改变这个国家黑暗、污浊的一面而奋斗终身。你说,咱们算实现理想了吗?”
曹昂没有说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奉孝,我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实现报复,可我,至少是尽力了。我始终在为这个国家变好而努力,虽然做的不够好,也算无愧于心。”
“所以嘉,跟随明公四十四年。”
“四十四年,多么漫长啊。”
“昂哥儿,你再背一下那首诗吧。”
“哪一首?”
“就是那首‘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刚开始只有曹昂的声音,没多久,郭嘉也跟着齐诵。
二人的声音,再不复曾经的稚嫩,却好似又回到当年在阳翟城外,二人立下救国救民壮志的时候。
少年啊,白了头,可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奉孝,你说咱们要不要再去一次阳翟,胜友如云,群英荟萃。”
郭嘉没有回答,曹昂便踢了他一脚,眼看他还是没动静,曹昂便坐起身来,晃了晃郭嘉的身子。
郭嘉还是没有动静。
曹昂默默伸出手。
“老伙计,你不够意思啊,你走了,留下我自己,我想找人说话的时候,又能找谁呢?”
贞观二十八年八月初八,大楚开国功臣,扬州牧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尉太保,阳翟文贞侯郭嘉薨。
······
欲落不落天上雪,欲去不去闽中人。
红尘香暖荔枝国,白日醉卧芙蓉茵。
功名富贵傥来物,政事文章奚足珍。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在知已宁论,千里与万里。
志士鸡鸣中夜起,秋雨粼粼剑光紫。
君臣二人,六年未见,看着郭嘉满头的白发,曹昂满是震惊。
“奉孝,你有肺病,徐州、扬州空气好,才让你来这,可几年不见,你怎么老成这个样子了?”
“天子忘了,我在徐州、扬州,人人骂我,损了福报,自然就老得快了。”
郭嘉只是开玩笑,而曹昂却很认真的点点头。
“奉孝说的是,此次你就随我回京吧。班公玉身子不成了,他左相的位置,由你来接任。”
“天子,你这是怕我在徐州待得太舒服,要让我继续做牛马啊。”
“你啊,疲懒的性子,四十年了,未曾改变。唉,这六年,委屈你了。”
“天子这话不对,咱们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天子在朝,我在地方,我如何算委屈呢?”
曹昂在广陵待了十多日,郭嘉陪着他接见昔日的部曲、故人。
最后一日,曹昂又在船上设宴,众人载歌载舞,一直宴饮到深夜。
喝醉了酒的曹昂不让郭嘉离开,而是拉着他的手,到了自己的船舱中。
“昔日年轻时,咱们彻夜长谈,抵足而眠,种种情景,尚历历在目,总感觉还是昨天的事。
奉孝,我们都老了。”
“天子春秋鼎盛,身体健硕,不必为此烦忧。”
“奉孝,我今年五十四了。这些年来,刘元颖,张子纲,荀公达,李子过,陈孔璋,黄汉升,羊子材······一个一个离去,班公玉,只怕也捱不过今年。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朝堂上的大臣换了一茬又一茬,熟悉的面庞,却已没有几个。”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天子不必伤感。”
“从前我是不怕死的,可是现在却有些怕了。我害怕时间不够,想做的事情,没能做完。
我想在草原设安北都护府,置官吏管辖,朝臣们多不同意。”
“天子不是对边陲进行分封吗?”
“草原将部落草场细分,各部不得擅自越界。至于在草原上分封,我敢封给谁?给谁将来都是大患。”
“天子,恕嘉直言,不管是草原、西域还是西北、东北,天子步子迈的太快,又贪大求全了。
蛮荒之地,自受地理环境影响,汉化并不容易。”
“我知道,所以才想自己完成。”
郭嘉没有说话,淅淅索索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奏疏。
“奉孝这是什么?”
“在徐州、扬州数年,也有些想法。臣不善理政,只能提些意见,纸上谈兵,至于怎么实施,还得天子圣裁。”
“怎么想到上奏疏了?”
“待了六年,总得有些想法。”
曹昂接过奏疏,当场打开。
郭嘉的奏疏有十个方面,一是关于分封诸侯国管理的;二是民族、地方管理;三是吏治;四是宗室;五是河道、转运;六是盐务;七是海贸;八是豪强;九是财税;十是军队。
整本奏疏有三万多字,牵扯到上上下下。
曹昂看了都有些吃惊。
郭嘉这个总是藏着掖着的人,整个会上这么一本奏疏。
“奉孝,你怎么想通了?我就说,你有宰执之才,国家大事,俱在心中。咱们俩再撑十年,到时候就能将江山交给太子了。”
郭嘉躺在那,没有回答,低声说道:“天子,你还记得咱们初见时的场景吗?”
“当然记得,我离开颍川,你前来送别,咱们俩当时都是孩童,跟大人一般,现在想想,倒是有些滑稽。
我倒是记得我游学回来,在颍川见你,你差点落到波才手中,被当作奸细杀了。”
郭嘉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还记得,天子当时说,这世道,难道不该变变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当时真的是理想主义,一腔热血,什么都不怕。”
“天子当时还说,为改变这个国家黑暗、污浊的一面而奋斗终身。你说,咱们算实现理想了吗?”
曹昂没有说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奉孝,我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实现报复,可我,至少是尽力了。我始终在为这个国家变好而努力,虽然做的不够好,也算无愧于心。”
“所以嘉,跟随明公四十四年。”
“四十四年,多么漫长啊。”
“昂哥儿,你再背一下那首诗吧。”
“哪一首?”
“就是那首‘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刚开始只有曹昂的声音,没多久,郭嘉也跟着齐诵。
二人的声音,再不复曾经的稚嫩,却好似又回到当年在阳翟城外,二人立下救国救民壮志的时候。
少年啊,白了头,可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奉孝,你说咱们要不要再去一次阳翟,胜友如云,群英荟萃。”
郭嘉没有回答,曹昂便踢了他一脚,眼看他还是没动静,曹昂便坐起身来,晃了晃郭嘉的身子。
郭嘉还是没有动静。
曹昂默默伸出手。
“老伙计,你不够意思啊,你走了,留下我自己,我想找人说话的时候,又能找谁呢?”
贞观二十八年八月初八,大楚开国功臣,扬州牧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尉太保,阳翟文贞侯郭嘉薨。
······
欲落不落天上雪,欲去不去闽中人。
红尘香暖荔枝国,白日醉卧芙蓉茵。
功名富贵傥来物,政事文章奚足珍。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在知已宁论,千里与万里。
志士鸡鸣中夜起,秋雨粼粼剑光紫。
君臣二人,六年未见,看着郭嘉满头的白发,曹昂满是震惊。
“奉孝,你有肺病,徐州、扬州空气好,才让你来这,可几年不见,你怎么老成这个样子了?”
“天子忘了,我在徐州、扬州,人人骂我,损了福报,自然就老得快了。”
郭嘉只是开玩笑,而曹昂却很认真的点点头。
“奉孝说的是,此次你就随我回京吧。班公玉身子不成了,他左相的位置,由你来接任。”
“天子,你这是怕我在徐州待得太舒服,要让我继续做牛马啊。”
“你啊,疲懒的性子,四十年了,未曾改变。唉,这六年,委屈你了。”
“天子这话不对,咱们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天子在朝,我在地方,我如何算委屈呢?”
曹昂在广陵待了十多日,郭嘉陪着他接见昔日的部曲、故人。
最后一日,曹昂又在船上设宴,众人载歌载舞,一直宴饮到深夜。
喝醉了酒的曹昂不让郭嘉离开,而是拉着他的手,到了自己的船舱中。
“昔日年轻时,咱们彻夜长谈,抵足而眠,种种情景,尚历历在目,总感觉还是昨天的事。
奉孝,我们都老了。”
“天子春秋鼎盛,身体健硕,不必为此烦忧。”
“奉孝,我今年五十四了。这些年来,刘元颖,张子纲,荀公达,李子过,陈孔璋,黄汉升,羊子材······一个一个离去,班公玉,只怕也捱不过今年。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朝堂上的大臣换了一茬又一茬,熟悉的面庞,却已没有几个。”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天子不必伤感。”
“从前我是不怕死的,可是现在却有些怕了。我害怕时间不够,想做的事情,没能做完。
我想在草原设安北都护府,置官吏管辖,朝臣们多不同意。”
“天子不是对边陲进行分封吗?”
“草原将部落草场细分,各部不得擅自越界。至于在草原上分封,我敢封给谁?给谁将来都是大患。”
“天子,恕嘉直言,不管是草原、西域还是西北、东北,天子步子迈的太快,又贪大求全了。
蛮荒之地,自受地理环境影响,汉化并不容易。”
“我知道,所以才想自己完成。”
郭嘉没有说话,淅淅索索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奏疏。
“奉孝这是什么?”
“在徐州、扬州数年,也有些想法。臣不善理政,只能提些意见,纸上谈兵,至于怎么实施,还得天子圣裁。”
“怎么想到上奏疏了?”
“待了六年,总得有些想法。”
曹昂接过奏疏,当场打开。
郭嘉的奏疏有十个方面,一是关于分封诸侯国管理的;二是民族、地方管理;三是吏治;四是宗室;五是河道、转运;六是盐务;七是海贸;八是豪强;九是财税;十是军队。
整本奏疏有三万多字,牵扯到上上下下。
曹昂看了都有些吃惊。
郭嘉这个总是藏着掖着的人,整个会上这么一本奏疏。
“奉孝,你怎么想通了?我就说,你有宰执之才,国家大事,俱在心中。咱们俩再撑十年,到时候就能将江山交给太子了。”
郭嘉躺在那,没有回答,低声说道:“天子,你还记得咱们初见时的场景吗?”
“当然记得,我离开颍川,你前来送别,咱们俩当时都是孩童,跟大人一般,现在想想,倒是有些滑稽。
我倒是记得我游学回来,在颍川见你,你差点落到波才手中,被当作奸细杀了。”
郭嘉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还记得,天子当时说,这世道,难道不该变变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当时真的是理想主义,一腔热血,什么都不怕。”
“天子当时还说,为改变这个国家黑暗、污浊的一面而奋斗终身。你说,咱们算实现理想了吗?”
曹昂没有说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奉孝,我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实现报复,可我,至少是尽力了。我始终在为这个国家变好而努力,虽然做的不够好,也算无愧于心。”
“所以嘉,跟随明公四十四年。”
“四十四年,多么漫长啊。”
“昂哥儿,你再背一下那首诗吧。”
“哪一首?”
“就是那首‘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刚开始只有曹昂的声音,没多久,郭嘉也跟着齐诵。
二人的声音,再不复曾经的稚嫩,却好似又回到当年在阳翟城外,二人立下救国救民壮志的时候。
少年啊,白了头,可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奉孝,你说咱们要不要再去一次阳翟,胜友如云,群英荟萃。”
郭嘉没有回答,曹昂便踢了他一脚,眼看他还是没动静,曹昂便坐起身来,晃了晃郭嘉的身子。
郭嘉还是没有动静。
曹昂默默伸出手。
“老伙计,你不够意思啊,你走了,留下我自己,我想找人说话的时候,又能找谁呢?”
贞观二十八年八月初八,大楚开国功臣,扬州牧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尉太保,阳翟文贞侯郭嘉薨。
······
欲落不落天上雪,欲去不去闽中人。
红尘香暖荔枝国,白日醉卧芙蓉茵。
功名富贵傥来物,政事文章奚足珍。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在知已宁论,千里与万里。
志士鸡鸣中夜起,秋雨粼粼剑光紫。
君臣二人,六年未见,看着郭嘉满头的白发,曹昂满是震惊。
“奉孝,你有肺病,徐州、扬州空气好,才让你来这,可几年不见,你怎么老成这个样子了?”
“天子忘了,我在徐州、扬州,人人骂我,损了福报,自然就老得快了。”
郭嘉只是开玩笑,而曹昂却很认真的点点头。
“奉孝说的是,此次你就随我回京吧。班公玉身子不成了,他左相的位置,由你来接任。”
“天子,你这是怕我在徐州待得太舒服,要让我继续做牛马啊。”
“你啊,疲懒的性子,四十年了,未曾改变。唉,这六年,委屈你了。”
“天子这话不对,咱们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天子在朝,我在地方,我如何算委屈呢?”
曹昂在广陵待了十多日,郭嘉陪着他接见昔日的部曲、故人。
最后一日,曹昂又在船上设宴,众人载歌载舞,一直宴饮到深夜。
喝醉了酒的曹昂不让郭嘉离开,而是拉着他的手,到了自己的船舱中。
“昔日年轻时,咱们彻夜长谈,抵足而眠,种种情景,尚历历在目,总感觉还是昨天的事。
奉孝,我们都老了。”
“天子春秋鼎盛,身体健硕,不必为此烦忧。”
“奉孝,我今年五十四了。这些年来,刘元颖,张子纲,荀公达,李子过,陈孔璋,黄汉升,羊子材······一个一个离去,班公玉,只怕也捱不过今年。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朝堂上的大臣换了一茬又一茬,熟悉的面庞,却已没有几个。”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天子不必伤感。”
“从前我是不怕死的,可是现在却有些怕了。我害怕时间不够,想做的事情,没能做完。
我想在草原设安北都护府,置官吏管辖,朝臣们多不同意。”
“天子不是对边陲进行分封吗?”
“草原将部落草场细分,各部不得擅自越界。至于在草原上分封,我敢封给谁?给谁将来都是大患。”
“天子,恕嘉直言,不管是草原、西域还是西北、东北,天子步子迈的太快,又贪大求全了。
蛮荒之地,自受地理环境影响,汉化并不容易。”
“我知道,所以才想自己完成。”
郭嘉没有说话,淅淅索索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奏疏。
“奉孝这是什么?”
“在徐州、扬州数年,也有些想法。臣不善理政,只能提些意见,纸上谈兵,至于怎么实施,还得天子圣裁。”
“怎么想到上奏疏了?”
“待了六年,总得有些想法。”
曹昂接过奏疏,当场打开。
郭嘉的奏疏有十个方面,一是关于分封诸侯国管理的;二是民族、地方管理;三是吏治;四是宗室;五是河道、转运;六是盐务;七是海贸;八是豪强;九是财税;十是军队。
整本奏疏有三万多字,牵扯到上上下下。
曹昂看了都有些吃惊。
郭嘉这个总是藏着掖着的人,整个会上这么一本奏疏。
“奉孝,你怎么想通了?我就说,你有宰执之才,国家大事,俱在心中。咱们俩再撑十年,到时候就能将江山交给太子了。”
郭嘉躺在那,没有回答,低声说道:“天子,你还记得咱们初见时的场景吗?”
“当然记得,我离开颍川,你前来送别,咱们俩当时都是孩童,跟大人一般,现在想想,倒是有些滑稽。
我倒是记得我游学回来,在颍川见你,你差点落到波才手中,被当作奸细杀了。”
郭嘉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还记得,天子当时说,这世道,难道不该变变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当时真的是理想主义,一腔热血,什么都不怕。”
“天子当时还说,为改变这个国家黑暗、污浊的一面而奋斗终身。你说,咱们算实现理想了吗?”
曹昂没有说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奉孝,我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实现报复,可我,至少是尽力了。我始终在为这个国家变好而努力,虽然做的不够好,也算无愧于心。”
“所以嘉,跟随明公四十四年。”
“四十四年,多么漫长啊。”
“昂哥儿,你再背一下那首诗吧。”
“哪一首?”
“就是那首‘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刚开始只有曹昂的声音,没多久,郭嘉也跟着齐诵。
二人的声音,再不复曾经的稚嫩,却好似又回到当年在阳翟城外,二人立下救国救民壮志的时候。
少年啊,白了头,可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奉孝,你说咱们要不要再去一次阳翟,胜友如云,群英荟萃。”
郭嘉没有回答,曹昂便踢了他一脚,眼看他还是没动静,曹昂便坐起身来,晃了晃郭嘉的身子。
郭嘉还是没有动静。
曹昂默默伸出手。
“老伙计,你不够意思啊,你走了,留下我自己,我想找人说话的时候,又能找谁呢?”
贞观二十八年八月初八,大楚开国功臣,扬州牧开府仪同三司赠太尉太保,阳翟文贞侯郭嘉薨。
······
欲落不落天上雪,欲去不去闽中人。
红尘香暖荔枝国,白日醉卧芙蓉茵。
功名富贵傥来物,政事文章奚足珍。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在知已宁论,千里与万里。
志士鸡鸣中夜起,秋雨粼粼剑光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