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三元天下有,六元世间无(2 / 2)

回归城隍法域之后,诸多鬼神各自散去,他们各有职务,暂时离开倒还可以,可若是长久荒废,就会致使永宁县地界邪魅滋生,人畜不安。

“大人!”

文判官追上城隍。

“安大人有何事?”

永宁城隍和颜悦色。

“下官有事想向城隍大人请教一二!”

“你是想问那团浩然气?”

“大人当真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文判官恭维道。

“倒不必如此溜须拍马,你这般模样倒真是应了徐武判所说的阿谀奉承之言。”

城隍笑道。

“此乃下官肺腑之言!”

“呵呵,那股浩然气的确超乎寻常,便是本官了解今年这位状元公一二底细,今日也着实吃了一惊,莫说是你了。”

永宁城隍没有在过多纠结,而是转而谈起了那股浩然气。

“大人,五年前,当世大儒刘淮途经本县,下官听闻此消息,远远去看了一眼,当真正气浩荡,诸邪辟易。

可是下官觉得,便是这当世大儒,其身所具的浩然气,也不能与这位状元公家宅的相提并论。”

文判官道出心中的困惑,他生前乃是文官,更是儒家弟子,正因为如此,他才更知晓留下那股浩然气的状元公到底有多么夸张。

“纵然是开朝唯一的六元及第,如此气象,是否过于……”

说到最后,文判官甚至都找不出好的形容。

“过于出格?不像是区区状元该有的。”

永宁城隍倒是补充了一下。

“正是,这位状元公如今年不满十四岁,下官生前十四岁之时,还在琢磨给爱慕之人写一首定情诗呢!”

谈起此事,文判官脸上露出苦笑,同样的年龄,跟这位状元公一比,不,这根本就没有比较的必要。

“哈哈哈,少年慕艾,人之常情。而这位状元公,自然不能以我的见识而揣测,其人不可以常理视之。”

“还请大人赐教!”

文判官恭敬请教,他实在是好奇得不行,而城隍大人明显是知道些什么。

“你以为,今年恩科的状元公是靠主考官的赏识,靠着当今的恩宠,这才拿下了六元及第的殊荣?”

永宁城隍突然询问道。

“难道不是吗?”

文判官有些不解的问道。

科举乃是大晋自民间筛选人才的重要手段,科举的前三关,县试,府试,院试,若是专心于功课,用心苦读,根基扎实,十有八九都能过。

可是从乡试开始就不一样了,过了乡试就是举人,可以当官了,因为是朝廷选官,所以,还会考察治国能力,而这其中可就有太多说道了。

因此,脑子灵活的考生到了这一关,往往会发动人脉,花费金钱,去打听主考官的政见,平素的言语,喜好,甚至是近段时间上奏的奏章。

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就更不用说了,到了这一关,最差的也能混一个同进士,而关键则是考生的排名。

而这排名,名义上可由皇帝一人而决,当然,皇帝也不会这么闲,基本关注一甲排名,因此能否得到圣心眷顾,就非常重要了。

文章写的好不好,在这时候都显得不是特别重要,若有相貌俊逸者,纵然文采稍逊,也可被皇帝划入一甲之中,反之,因为貌丑而被皇帝踢出一甲,古曾有之。

总而言之,科举后三关能否拿到第一,其文才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