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骑兵部队每天移动三十公里是非常轻松的事。网络上推论的骑兵不能持续一个月以每天三十公里速度机动行军,实在有瞎掰的嫌疑。至于为什么历史上很少记载骑兵持续一个月每天三十公里突进,酒徒以为,第一,除了逃命外,没有必要。第二,不可能在敌境内突进三百公里以上还遇不到阻拦。一边突破敌军防御一边前进,速度肯定比战略撤退来得慢。
四、关于养马的造价、军马的品种
网络上经常看到大伙争论,养一支骑兵的造价多少的问题。很多结论其实参考的是西方贵族老爷的坐骑饲养成本,或者是赛马饲养成本,与古代中国的战马相去甚远。
还是以内蒙的旅游区,蒙古马为例,牧民们很穷,所以很吝啬。每个月在马身上的投入,据酒徒了解,绝对不会超过五十元人民币。如果有人告诉你某个月他花了一千元养马,基本上这人就是牛皮大王或者败家子。当然,这里边没有算草料的代价,因为马吃的草对牧民来说不算成本,夏天散养,冬天靠天气暖和时割下来的草,庄稼秸秆和少许精料喂食。电影里那种给马吃鸡蛋的镜头基本不会出现,因为人都没足够的鸡蛋吃,怎舍得拿来喂马。
宋代之后在中国出现的骑兵,通常都以蒙古马为主力。这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蒙古马养着便宜。实际上,直到1949年后,我国军队大力提倡骡马化时(当时没机械化条件,军马也是以伊犁马和蒙古马的杂交品种为主。军马不是赛马,不追求绝对速度。酒徒幼年时曾在灯笼河牧场生活过一段时间,很少,或从来没听说过拿西洋马来做军马的传闻。
伊犁马又叫二串子马,成年人骑在马背上一个白天可以跑二百多里(1公里以上。往往是骑马的人先坚持不住,马反而很精神。这种马亦适合散养,喂粗料和干草即可生存。为当时解放军骑兵的最爱。相反,现在的汗血宝马以及世界各地的名种赛马,如果负重在七十公斤以上,长距离奔跑的话,都达不到如此速度。如果这些名种和伊犁马吃一样草料,肯定死得更快。
五、关于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步兵对抗
写了这么多,酒徒只想表达一个观点,以蒙古马为主体的骑兵,在长途行军速度和短途突击速度方面,绝对比同时期的步兵占优势。这是普遍成立的结论,当然,您如果非用工农红军和晚清八旗骑兵比行军速度,酒徒也没话可说。
并且,在长距离行军情况下,不存在,或很少出现网上某些高人所说的战马大规模累死的情况。倒是士兵因为训练度不够大规模调队情况很多。事实上,导致蒙古马大规模死亡或者病倒的情况往往不是因为行军,而是天气。蒙古马适应的是干燥少雨的草原环境,过了长江,基本上就要打蔫,战斗力和耐力都会大大下降。
冷兵器时代,骑兵打得步兵满地找牙,和步兵打破骑兵的战例都能找出许多。到底步兵对骑兵有战斗优势,还是骑兵对步兵有战斗优势,网络上争论非常激烈。早些时候,流行的观点是骑射无敌,最近受灰熊猫的小说影响,很多人认定了步兵一定能克制骑兵。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酒徒记得灰熊猫的书中,步兵破骑的条件是,现代化手段训练过的步兵对付中世纪的骑兵。这是一种不穿越很难出现的情况,偏偏很多读者断章取义,把步兵破骑兵当作了真理。
在宋代,研究以步破骑的人很多。因为宋代失去了战马来源,北方几个游牧民族国家同时对宋进行战马禁运,所以当时人研究以步破骑,实在有不得不为之嫌。到了明代,朱家王朝一项被人诟病的苛政就是命令北方百姓必须为官府养马。如果光凭步兵就能打得北方游牧民族满地找牙,估计中原的皇帝没必要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买卖。
酒徒的观点是,在冷兵器时代,到底骑兵胜过步兵,还是步兵胜过骑兵,要看双方的训练程度和指挥者是谁。如果让酒徒带五千骑兵去挑岳飞所带的两万步兵,输的肯定是酒徒。如果让酒徒带两万步兵挑岳飞带的五千骑兵,输的肯定还是酒徒。
酒徒以为,在训练程度相差不大,人数相差不到五倍,双方指挥者能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野战,骑兵的胜算还是大于步兵。第一,战斗时,人和马冲击力,远远大于一个人,并且看到高速冲过来的战马,普通人最想的是逃命,而不是迎战。第二,战术上,骑兵可以凭借机动速度,抄步兵的后路,断其粮道。而步兵绕道抄骑兵的后路,就难得多。
因此,有战斗经验的骑兵对上无战斗经验,军械也很差的农民军,通常能摧枯拉朽般将其击跨。遇到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取胜的难度就会增大许多。如果地形,人数,训练程度和指挥者能力都不战优势,被击败了也很正常。
即便在***出现的前期,骑兵依旧在战场上能发挥巨大作用。有些西方国家利用战马运送士卒到指定地点,然后士兵们下马用火枪作战,还曾一度成为风气。
即便是1949年后,中国军队很长一段时间提倡骡马化,而不是发扬长征精神两条腿赶路,看重的也是骑兵机动性。
事实上,真正淘汰掉骑兵的,是机枪和坦克。而不是步兵。即便到了二战时期,骑兵偶尔还能重现光彩。
在1942年洪泽湖地区沙山集一战中,彭雪枫的骑兵团仅用9分钟即将3余名日军砍倒大半,8余名日军因恐惧而投降。大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如果套用步兵一定克制骑兵的言论,雪枫刀也就不会成为日军的恶梦了。
结论:
冷兵器时代,骑兵并非无敌,步兵也不是骑兵的克星。事情就怕绝对,一边倒的看问题,往往走向极端。
事实上,冷兵器时代国与国之间战斗,不可能只用单纯的步兵和骑兵。混和作战是最常见的方式。拿隋代府兵为例,每十个人要带六匹马(或驴、骡子,到底称之为骑兵还是步兵,很难讲。
李世民在虎牢关外击溃窦建德,骑兵迂回,骑兵突击,步兵包抄战术都用过,你到底说他是骑兵取胜,还是步兵克敌呢,恐怕李世民自己都说不清楚。
所以,请争论双方消消火,还是慢慢看酒徒的小说,给你演绎一个新的李世民,一个徐茂功,顺便每天来交出一张贵宾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