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怎么认为的?”
孙婉清问陈略。
虽然在很多事情上,孙婉清都顺着陈略,是一位非常贴心的老婆角色。
陈略从外面回来,孙婉清会给陈略拿拖鞋,做饭,收拾宿舍,甚至能给陈略打洗脚水洗脚,但是在医学上,孙婉清是很少直接给陈略说答案的。
特别是陈略开始接触中医之后,孙婉清都是用特有的方式去引导。
“从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舌苔、脉象还是胸闷等症状,都说明病在气分,而并非血分。”
陈略在心中对孙婉清说道。
在中医中,气不足,也就是气虚,是为气分,血不足,血虚是为血分。
那天在省中医医院的时候,陈略其实就说过血和气的关系,在中医中,气是推动血运行的,血属阴,气属阳,两者是有区别的。
如果用西医的说法来解释,可以理解为,血分是血管内病变,而气分属于血管外病变。
血分的症状有出血,血热妄行,血瘀,血虚,从这方面来讲,中西医结合认为这个病症属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脉不畅,属于血瘀的范畴,也是有点根据的。
但是单纯的从西医客观数据方面来辩证,很显然是不全面的。
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从某方面来说属于阉割版,有的甚至出现了偏差,就像是小日子学习华夏的一些东西,学一个四不像,无论是道家的还是儒家的。
就像这个病症,陈略从中医的角度判断,病在气分,并不在血分,这已经不仅仅是阉割的问题了,方向已经错误了。
“患者舌苔黄腻,脉滑,胸闷但是却没有疼痛,也说明这一点。”
陈略继续说道。
既然属于气分,说明并非血管内病变,那么就不存在血瘀,宋元凯刚才说的血脉不畅,活血化瘀那就完全不对。
“夫君分析的很正确。”
孙婉清也不得不感慨,有时候想太多还不如简简单单的直来直去。
陈略接触中医时间不长,但是看书不少,这么长时间,积累已经不少了,同时这么短时间看那么多书,还要记住还要理解,这也造成陈略的杂念比较少。
无论是西医方面的影响也好,还是其他人对病症分析的理解也好。
没有这些杂念,没有受到影响,陈略的想法就非常的直接,学了什么,看到什么,直接去推,这样反而直接能找对方向。
对于这种脉证相符的病症,陈略这种思维基本上是不会出错的。
“从脉证来看,患者确实病在学分,像舌苔、脉象,都说明痰热内蕴阻滞心胸。”
孙婉清道。
“嗯。”
陈略听着孙婉清的诊断,然后再细细一想,整个思路瞬间也就活了。
“小伙子,你刚才说西医没看好,那中医怎么说?”
看到陈略沉默这么会儿,边上已经有人催促了。
其实刚才陈略和宋元凯一番话,不少人都对陈略更有好感,陈略的那句中医中有吗,好像一瞬间说到了一些人的心坎里面。
现在中医医院也不算少,看过中医的人也不算少,可不少人到了中医医院遇到的都是宋元凯那种想法的医生。
久而久之,不少人反而更渴望传统中医。
中西医结合思想,有治好的患者,但是治不好的也不少,治了等于没治的情况也不少。
小病还好,而一般能去看中医的,大都是看过西医,要么是慢性病,要么是比较麻烦和难缠的,西医都没治好,中西医结合治好的概率能有多高?
正确的中西医结合应该是在法上的结合,你依靠你的理论,我依靠我的理论,两个人一起看,却不能在理论上结合。
像那种以现代医学客观数据来替代中医辨证思路的,通过现代医学病名直接下诊断结果的,已经属于理论方面的结合了,靠谱的又有多少?
不管陈略水平怎么样,这个态度,就让边上围观的群众很喜欢,大家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中医。
“从症状来看,患者的病在气分,而不是学分。”
陈略说着又把血分和气分解释了一下,活动本来就是科普中医,而且这个病陈略自己也没打算开方,所以只要把病理说出来就行。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根据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就认为是血瘀就不正确。”
陈略道:“供血不足分淤积,也就是堵塞,还有动力不足的原因,气分就是动力不足。”
说着陈略又问患者:“看过西医,有看过中医吗?”
“还真看过,我记得两个方子,有血府逐瘀汤还有炙甘草汤,都喝过。”
男人道:“毕竟两三年了,虽然不是很严重,可很影响工作,能治愈自然是希望治愈的,而且这种症状,确实有点吓人。”
心慌、胸闷,而且还检查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哪怕时好时坏,没发生过危险,也确实吓人,谁知道哪天会不会突然猝死了。
宋元凯:“”
要是患者没看过中医,宋元凯还可以反驳陈略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凭什么说是气分?
这种掰扯,要是有人杠,外行还真听不出来谁对谁错,有时候中医临床上的错误和医生的名气职称是有很大关系的。
小医生想要劝说专家,就是极难的,对方领悟了还好,不领悟,那你就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