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六章不欢而散(1 / 2)

京观,指的是用敌人的首级或尸体加上土石垒筑起来的高台,在华夏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6千多年之久,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之中。

楚庄王带兵大胜晋国,手下潘党向他建议把晋军的尸体收集起来,筑造成“京观”,以彰战功。楚庄王断然拒绝,他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乎?”

楚庄王说“京观”是古代圣王惩罚不敬者的行为,而晋军将士忠心耿耿,一心报效国君,怎么能用他们筑造“京观”?”

这里面庄王提到了“古者明王”,可见“京观”的出现远早于春秋。

将敌人的尸体或者头颅垒成地标,在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行为,所以这样做极为残忍,也能给敌方或者潜在敌人造成震慑。

同样的,也能让敌人联手起来。

“京观”,大萌才子张岱在《夜行船》中这样解释:“京,谓高丘;观,阙型。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由张岱的话理解,“京观”在古代非常常见,是处理敌人尸体的一种方式。

但这位才子只说对了一半,“京观”确实是“战场藏尸地”的一种,但是它的最大价值不是埋人,而是彰显武功,震慑敌人。

“京观”的建造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在双方分出胜负后,胜利一方会把战场上的敌人尸体收集起来,扒掉他们身上的武器和盔甲,然后砍掉首级,将其累积在一起。

但是很多京观,都是对战俘进行屠杀后才建起来的。

当“京观”累积到一定高度后,就需要用封土掩埋这些首级,然后夯实,压平,接着再继续累积下一层,最后层层叠叠堆成金字塔形状。

但是以华夏传统文化看来,修建敌我双方阵亡将士尸体的“共冢”还算是人道,而“京观”则非常残忍暴虐。

而谈判也并不只是和甲斐宗运代表的北肥后国人进行,和相良家的谈判同样也在进行。

只不过和阿苏家的谈判由锅岛直茂、菊池则直、少弐元盛负责;而和相良家谈判则是由米良重次、千叶胤诚等人负责。

而根据忍者探查和各种消息汇总起来的信息来看,形势对我少弐家极为有利,且隈府城内已经弹尽粮绝开始出现人吃人的情况了。

有米良重次利用自己和相良家良好的关系在其中斡旋,和相良家的谈判非常顺利,相良家近期姿态放的非常低,主动将菊池则直的老妈和妹妹辰若送了过来。

并且主动表示没有及时帮助菊池则直复兴家业是因为实力不足,时机也未到,既然有少弐家为之主持公道,相良家是举双手赞成的,为此相良家愿意拿出军粮食一千石以支援少弐家复兴菊池的行动。

而之前锅城事件乃是误会,希望大家都不要放在心上。

并且希望能够和少弐家达成同盟。

既然相良家姿态放的低,那么我少弐一方也非常客气。在和相良家谈判的过程中,并没有主动提及什么煞风景的事情,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少弐家只是为了复兴菊池,并没有觊觎肥后的想法。

同时希望他们相良家可以出兵帮助我们讨伐阿苏家的不正当行动,并保护菊池领地百姓的安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