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贝尔男爵又点了点头,然后从容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另外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文件,再度递给了艾格隆。
“已经做好了,陛下。”
所谓“财政分离”,是艾格隆一上台之后就开始准备力推的政策,让“宫廷”和“政府”在财务上完全切割开来。
也就是说,除了政府每年定额的“皇室费”之外,艾格隆不再要求政府额外继续、更加不会通过临时加税的方式来满足宫廷需求。
在21世纪来说,这完全不新鲜,因为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皇室经费都是有着明细预算和账目可以查询的,每年政府给多少钱也都有个定数;但是在这个年代,封建时代的残余还远远没有过去,政府更多时候还是会被君王们看成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这一点英国倒是做得很好,因为英国君主权力受限,所以财权受到的监督也更多)。
大国君主穷奢极侈债台高筑自不必说,就连德意志的那帮小王公们同样也是肆意挥霍民脂民膏,曾经在魏玛公国担任过公职的大文豪歌德,就曾经感慨过德意志王公们为了满足自己挥霍的欲望而滥发纸币、肆意征税的恶行。
波旁王朝时代末年,大革命之所以爆发,除了天灾和饥荒之外,就是因为王朝因为各种原因肆意挥霍金钱债台高筑、引发了普遍而沉重财政危机,最终国王不得不召开三级会议引爆炸弹的。
因为古老的封建传统,君王们往往是家国不分的,在君王们看来,国库和自己家里的私库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予取予求的钱袋子,他们所有穷奢极侈的欲望,都可以用自己政府的财源来满足。路易十六国王就曾经花了上千万利弗尔的巨款给自己的弟弟还赌债,属实荒唐。
大革命之后,拿破仑皇帝上台,不过在这上面他也没怎么收敛,虽然皇帝本人不爱奢侈,但帝国的宫廷和元帅们同样穷奢极侈肆意挥霍,不过那时候他可以从欧洲各地抢钱,所以终究没有让国家陷入到民穷财尽的境地。
而现在,艾格隆上台了,正因为深知这种家国不分做法是逆潮流而动,所以他打算主动做出改变,将宫廷的财政和政府财政切割开来,以此来缓解民愤。在21世纪这种做法已经不足为奇,但是在1830年这却还是开创风气之先河。
他这么做,倒不是因为他特别心善,而是因为他有更好、更隐蔽的方式给皇室敛财。
在他的计划当中,当清点完现在自己手中的资产和现金之后,他会成立两个皇室金库,一个作为“维持基金”,满足皇室成员、宫廷官员和雇员们的薪水开销;而另外一个则作为投资基金,专门用来对国内新兴产业和企业进行投资。
投资固然有风险,但是对手握政府大权的他来说,又存在什么“风险”呢?什么工厂会得到订单、什么铁路线路会开通、什么地产会升值、什么人会成为重要供应商……这些都是他一开始就知道的事情,他当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聚敛皇室财富,而不需要公开给民众加税。
在原本的历史上,拿破仑三世通过自己的“投资”,在短短时间里,就为皇室积攒了几亿法郎的资产,而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德国皇室也同样从新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通过投资、债券、企业股份等等方式聚敛了庞大的财富。
而主导这一切的艾格隆,自然可以轻松得到更多。
当然,在实际上,这样一份庞大的家业,也是“与国同休”的,一旦他失去了皇位和手中的权力,那么如此庞大的财产,绝大部分也会被新政府所接管,几乎顷刻之间烟消云散。拿破仑三世和德意志皇室也是鲜血淋漓的例子。
对统治阶级来说,财富永远只是权力的附属品,拥有权力的时候一切自然而然会滚滚而来,而失去权力的时候,一切自然也会烟消云散。
艾格隆对皇室资金的追求,与其说是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倒不如说是维护“宫廷”这个庞大的权力机构所必须的“润滑油”,老话说得好,皇帝不差饿兵,无论他想要别人为自己做什么事,他自然要给出应有的恩赏。
皇室永远是“阶级不平等”的产物,宫廷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就必然离不开“剥削”万民,但通过“财政分离”和“投资”的双管齐下,这种剥削会相应变成隐性的存在,不再那么容易积累民众的怨恨。
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毕竟财富的增长不是永远线性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膨胀,也不会一直持续,最终宫廷还是会陷入到“家大业大、入不敷出”的窘境,不过至少艾格隆不用担心自己有生之年遇到这种问题,后来的事情就交给后人们来烦恼吧。
艾格隆从财政大臣的手里拿过了“财政分离”的草案,然后仔细阅览起来。
不得不说,主动做出的改革,就是容易得到优厚的条件,艾格隆发现,财政大臣提出的法律草案里,不光给自己留下了每年数千万法郎的“定额皇室费”,还留下了几个紧急从政府国库调拨资金的后门,可谓是给自己留足了颜面。
他看完之后,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谢谢您,男爵先生,您高效、而且完美地完成了我的心愿,我对您表示感激。”
“完成您的心愿是我的义务,陛下!”财政大臣连忙昂首挺胸地向艾格隆回答。
而后他又跟艾格隆解释。
“既然您点头了,那我们马上会进行必要的立法工作,政府也会按照文件的精神来草拟议案,再经过议会批准成为法律。您很快就可以看到它付诸实施。”
“辛苦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