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人开始对晋国寒心了,而让全体鲁国人更加寒心的事又来了。公元前583春,鲁成公本想着准备带母亲穆赢去哪里踏个春,谁料晋国来使了。
晋国使者是卿大夫韩穿,他带来了晋景公的指示:要求鲁国无条件、立即将汶阳之田还给齐国!
啊?想当年,鞍地之战,齐国大败,这才有了齐国将此前从鲁国夺走的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但这才过去了几年?你晋国怎么要求鲁国将汶阳之田再次给齐国?这是哪门子道理?
晋国人不是跟你讲道理的,晋国的道理永远只有一个符合晋国利益的道理。相比鲁国,齐国是大国是强国,如果能够安抚住齐国,那就可以实现晋国对楚国三面重围的态势,即北部的晋国本国,东边的齐国,以及东南的吴国!
安抚齐国,要远比鲁国的忠心重要得多。为了压制楚国,晋国甚至不惜改变尊王攘夷的战略,扶持东夷吴国,你鲁国算几根葱?
鲁国执政上卿季孙行父当场就表示了怨气,他对韩穿道:“贵国树立道义而成为诸侯的盟主,诸侯感怀恩德并且畏惧讨伐,这才不敢有贰心。想当年,贵国认为汶阳之田是敝国的旧地,所以才会对齐国用兵,让齐国把它归还给敝国。
可是,如今却用相反的命令,让敝国将汶阳之田重新还给齐国。依照信用推行道义,基于道义发布命令,这是敝国期望并且感怀的。如果贵国没有信用,那道义就无法梳理,贵国要靠什么来汇集四方诸侯之心呢?
贵国在七年之内,对敝国可谓是一与一夺,此等信义,让天下诸侯如何真心归附?贵国作为盟主,应该依德而行,如今却前后不一,如何能长期得到诸侯的支持呢?”
韩穿在内心鄙视了一把季孙行父,然后将肩一耸,双手一摊,走了。
鲁国又有什么办法?上至鲁成公,下至季氏家族的普通族人,都是满怀愤懑,最后无奈将汶阳之田割让给齐国。
为何说是下至季氏家族的普通族人?因为汶阳之田一直以来就是季氏家族的田产。想当年,季氏家族宗主季友率军大败莒军,立下大功。当时鲁国先君鲁僖公就将汶阳之田封给季氏家族作为采邑。
但后来,齐国不断进犯,汶阳之田就被齐国侵占。到了鲁成公时,由于齐军鞍地之战失败,汶阳之田在晋国的主持下回归了鲁国,当然也就回归了季氏家族。
现在,又是晋国的主张,汶阳之田归了齐国,季氏家族失去了一大块肥地,全族上下,谁会甘心?
但是,谁也没有办法。只是作为鲁国执政上卿,季孙行父开始考虑是否要跟着晋国混下去了。相比之下,看来还是楚国比较讲信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