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三思后行:为何孔子感叹季孙行父的三思反而会误事?(1 / 1)

在这场鲁国政坛上的巨变事件中,季孙行父当然秉承了他一贯来的三思而后行的谨慎心理。当时公子遂连杀了两位鲁文公的嫡子,立了庶长子公子俀为国君,即鲁宣公。

对季孙行父来说,他肯定是考虑过自己的立场的,所以他的三思就这样来了:第一思,当然是要严格按周礼办事,为了鲁国江山社稷,自己作为鲁国执政团队的第二把手,理应站出来公开谴责公子遂这种废嫡立庶并残忍杀害国君嫡子、赶走理应成为太后的出姜等不法不礼行径。

然后,季孙行父的第二思即再思也就来了,那就是公子遂废嫡立庶后,完全将鲁国公室把持在自己手里,作为执政上卿,公子遂更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权势。可以说,此时的鲁国政坛,东门氏家族一家独大,这对包括鲁国三桓在内的各公卿大夫家是相当不利的。

东门氏一家独大,意味着东门氏从此可以对各大家族呼三喝四,完全将各大家族踩在脚下。这怎么行?必须谴责东门氏的不法不礼行径。

按孔子的意思,如果此时季孙行父把问题考虑到这里,得出一个公子遂是大坏蛋的结论,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推翻他,就够了。但是季孙行父在接下来的一应事务中,表现出来的却完全不是这样,而是几乎完全配合了公子遂的阴谋,不但使鲁宣公顺利即位,还使公子遂的权势得到极大扩充!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季孙行父再思后,立即来了个三思,而这个三思,决定了季孙行父在接下来的事关鲁国大计的一系列事件中,非但没有声讨公子遂,反而沦为了公子遂的得力助手!

我们看看公元前69年,即鲁文公去世后,季孙行父在这场鲁国内乱中的作为。前面已经讲得很细了,可以说,他是被公子遂完全操控了,一直在自觉不自觉或者说是主动被动地帮助公子遂一步一步实施杀嫡立庶、把控朝政大权的行动计划!

在这场政变中,公子遂的谋略可谓是超一流的,他计划中最主要的一环,就是完全驾驭了季孙行父,而要驾驭季孙行父的关键所在,就是公子遂完全掌握了季孙行父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首先,公子遂很清楚,季孙行父与自己一样,都是坚定的鲁国公室派,即季孙行父虽然是三桓势力代表,但其本质是忠于鲁国公室的。而公子遂一贯来就是打着鲁国公室坚定拥护者的旗号,所以他的一切行动,亮在季孙行父面前的,都是“一切为了鲁国”这类高大上的出发点。

其次,公子遂知道,要杀掉两个有着齐国血脉的国君嫡子,在国君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关键是要看齐国的态度。所以公子遂先是自己去了一趟齐国,搞定了齐惠公,然后回来打着齐国支持的旗号,放心大胆地干掉公子恶和公子视,并驱逐君夫人。

其实,公子遂之所以能够让齐惠公同意立公子俀为鲁国国君,关键点并非是主动给了齐惠公一块土地,而是忽悠了一把齐惠公,让齐惠公相信,废嫡立庶是鲁国公卿大夫们思想高度统一的一致决定,而刚上位的齐惠公需要一个支持自己的重要邻邦鲁国。再加上公子遂又给了齐惠公一些好处,齐惠公这才表示自己不会干涉鲁国内政。

当公子遂杀了两位嫡公子后,季孙行父等人当然是愤怒的,他甚至不相信齐国会支持没有半点齐国血脉的公子俀,不相信齐国会放任鲁国人将有着齐国血脉的两位嫡公子给杀了,不相信齐国会任由鲁国人驱逐来自齐国的前君夫人。

如果这个时候,季孙行父振臂一挥,联合各大家族起来反对公子遂,并派出自己人赴齐国说明鲁国的真实情况,让齐惠公明白自己原来是被公子遂给忽悠了,那可能公子遂就此倒台也说不定。

但公子遂棋高一招,他非但没有表现出要防备季孙行父的意思,居然还立即安排了季孙行父出使齐国。这让季孙行父不得不多想:难道,齐侯果真是公子遂杀嫡立庶的幕后操盘手?

再加上,此时毕竟鲁文公的两位嫡子都已经被杀,能够担任鲁国国君的,只能是公子遂支持的庶公子。如果此时自己再出面牵头反对公子遂的话,极有可能遭致身败族灭的下场!

公子遂还祭出了一高招,那就是将叔仲彭生给干掉了,这让季孙行父不得不忌惮起来。

这就是季孙行父的三思,正因为如此,所以季孙行父连续两次出使齐国,都不敢向齐惠公说明鲁国国内的真实情况,因为他怕!季孙行父是这样想的:如果自己在齐侯面前声讨东门氏,极有可能是声讨齐侯。历史上,齐侯动不动就扣留外国人,甚至干掉外国国君的事都敢做,如鲁国先君鲁桓公就是死在齐国的!

季孙行父最终选择了沉默,他不敢对公子遂杀嫡立庶有半丝反对的样子表现出来,所以鲁宣公就此顺利即位,而在鲁国人眼里,你季孙行父在这场鲁国政变中,是执政上卿公子遂的坚定盟友,是共同的幕后策划者!

所以,孔子虽然对季孙行父总体上是持表扬态度的,但在这件事上,他对季孙行父表示了遗憾,这才有了“再,斯可矣”的批评意见。

三思而行,后来却成了褒义词,意思就是劝人在行事之前要把困难和问题考虑到位。但该词出自孔子,其本意却是行事之前是要思考,但不能思考过度,一思两思足够,不需要三思,三思极有可能陷入死胡同,从而丧失机会。

历史,确实是非常有意思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