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后,叔孙州仇率军到了郈邑,郈邑城门大开,叔孙州仇顺利接管了郈邑。
再然后,驷赤因大功而被提拔为郈邑邑宰。
侯犯回头看了看郈邑,摇摇头,脸上露出了苦笑。
想不到,自己为了保住性命,居然在春秋江湖掀起了这一把风浪!
原来,这一切都在侯犯的谋划中!
公若藐被杀后,侯犯知道,自己已经遭到叔孙州仇的猜忌,迟早要被清算。这样一来,被杀身死是注定的,更有可能是连自己的家族都要被灭!
为了救自己,也为了救家人,侯犯终于摆下了一盘大棋!
据郈邑造反,叔氏家族肯定会前来围剿,但郈邑城高墙坚,靠军队一时是无法打攻破郈邑的。
只要郈邑不被攻破,侯犯就有了谈判的资本。
无论结果如何,对侯犯来说,鲁国是绝对呆不下去了,那就需要把齐国拉进自己的这盘大棋中。
侯犯早就知道驷赤是叔孙州仇的人,但他却一直表现得对驷赤非常信任,总总计于驷赤。
果然,驷赤对侯犯建议投靠齐国。而齐国要干涉郈邑,势必通过叔孙州仇。叔孙州仇的目的是平定叛乱,不要让郈邑脱离叔氏家族。所以,齐国一干涉郈邑,叔孙州仇就加强了与齐国的联系,向齐景公表明了郈邑对叔氏家族重要性的态度。
无论是侯犯,还是叔孙州仇,都确信齐景公绝对不会在两国刚结盟的情况下,因为郈邑而使两国关系交恶。
通过驷赤,侯犯提出以郈邑换齐国城邑的设想。
又是通过驷赤,搞了一出郈邑人民对侯犯强烈不满的戏文,使侯犯貌似不得不净身出城,并非是主观意愿上自己要对齐侯失信。
还是通过驷赤,侯犯使叔孙州仇积极与齐景公联系,令齐国最终答应不取郈邑。
于是,这一出被史料记录为侯犯之乱的戏,就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本有可能被杀甚至被灭族的侯犯,成了齐国大夫。不但逃过一劫,而且就成了许多美名:
对齐国讲信。自己是提出以郈邑换齐邑,但最后自己得到了齐邑,而齐国却未得到郈邑,原因并非是自己失信,而是齐国为了战略利益作出了让步。
对百姓讲仁。百姓骚乱,侯犯并非出兵镇压,甚至阻止驷赤向百姓放箭。
一路表演过来,侯犯都是尽力在满足百姓的需要,最后实现了百姓的愿望:郈邑并未交到齐国手里,郈邑百姓没有一人被迁去齐国东夷地区。
对叔氏讲义。本来,侯犯据郈邑造反是最不义的,但那是涉及到身家性命不得不为之的事。
但事态发展到后来,作为郈邑最高行政长官,侯犯离开郈邑时,不带走郈邑一丁点财富,甚至连被百姓抢走的甲衣武器,都要嘱咐驷赤给要回来,还给叔氏。
这样的人,难道到了齐国后,哪怕是齐鲁亲如一家,叔孙州仇还会对他痛下杀手?
叔氏家臣、郈邑马正侯犯先生,真正大智大勇也!
那干涉了一把郈邑之乱的齐景公呢?他得到了一个天大的人情:帮助叔孙州仇解决了郈邑之乱,这使齐鲁同盟关系更铁。
齐景公相信,很快,鲁国将按照自己的意图,向天世界宣告脱离晋国阵营!一个以齐国为核心的反晋联盟,将真正建立起来!
齐国,很快将进军晋国,只要将晋国给揍扁了,那整个春秋江湖,唯齐国是真正的超级霸主!
那叔氏家族呢?叔氏家族顺利实现了郈邑平叛,当然很满意了。
而那位本是叔氏家族一毫不起眼的家臣驷赤,应运而出,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伟业。
一句话,这场记载于鲁国历史的郈邑之乱,最终得到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