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费邑来请:对面公山不狃的邀请,为何孔子有意出仕?(2 / 2)

这样的人,是符合孔子心目中领导标准的。

此时的孔子已经50岁了,用春秋时期的标准来看,孔子已进入老年人行列。

哪怕是放到现代社会,五十岁的人,基本宣告没有机会出来做官了。

孔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将他的理论实践化。现在,机会又来了,公山不狃诚恳邀请他赴费邑当官。

看着自己的老师热情接待公山不狃派来的使者,仲由摇摇头,心中充满了疑惑。

待来人走后,仲由满脸不高兴,对孔子道:“夫子是否有意应允公山不狃之请,赴费邑为官?”

孔子知道仲由的个性,快言快语,也是最敢于直截了当质问自己的弟子中。

见仲由满脸不高兴,孔子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子路,汝认为费邑这地如何?”

仲由一愣,老师问这做什么?现在需要弄清楚的是老师到底会不会去费邑做官!

仲由直接道:“费邑是季氏私邑,仅此而已。夫子别叉开话题,弟子只想问夫子,为何要答应公山不狃?

公山不狃无非季氏一介陪臣,夫子若应邀出仕,岂不是成为陪臣中的陪臣?夫子都一把年纪了,为何非得做这鸟官?”

孔子有些生气,批评仲由道:“子路!为师问汝费邑如何,是想考考汝对鲁国各城邑是否了解。

费邑是季氏私邑没错,但汝想过没有,当年周文王偏居丰镐之地,却成就大业。

费邑于鲁国,其经济、政治、社会、军事、文化皆优越于当年丰镐之于商朝。若为师能够在费邑施展抱负,也不枉这一生所学。”

若在平时,仲由吐个舌头,任凭孔子批评。反正对仲由来讲,经常受到孔子的批评是常态。

但这一次,仲由严肃认真得很,他对孔子道:“夫子,这样的大道理,弟子说不过夫子。

但弟子知道,公山不狃此人与阳虎一样,都是乱世之枭雄。其施政之本,并非为民,亦非为君,而为自己!

夫子既然能拒绝阳虎,为何不能拒绝公山不狃?”

孔子很不高兴。但仲由所言确有道理,公山不狃与阳虎确实是同一类人,从能力水平上讲,公山不狃甚至不如阳虎。

只是自己这把年纪了,上次拒绝了阳虎就有些后悔,现在公山不狃来邀请,如果再失去机会,那自己就只能做治治学的先生,而不能成为如管仲、子产这样的政治家。

这真的很遗憾啊。

孔子想了想,对仲由道:“子路,汝之言,为师当然知道其中之理。只是公山不狃征召为师,如果拒绝,公山不狃定定不会善罢干休。还记得当年阳虎征召为师的情景吗?”

前几年,阳虎初为鲁国执政卿大夫,即征召孔子出仕当官。

当时孔子在纠结中选择了暂时不出仕,结果阳虎多次来邀请,最后苦口婆心劝说孔子,留下了时不我待的名言。

当时,孔子在阳虎的一顿大道理面前,完全没有辩驳之力,只好答应出仕做官。

但后来自己却出尔反尔,费尽心机拖延,已然失信于人。

幸亏当时阳虎实在太忙,也没多大精力来顾及此事。否则,孔子失信于阳虎,阳虎完全可以因此而治孔子的罪。

如今,同样的事又来了,只是这一次是公山不狃。这令孔子确实非常纠结。

听孔子此言,仲由也默然了,但还是认为孔子不能答应公山不狃之请。

孔子叹了口气,道:“学而优则仕。如今国家乱象环生,皆因礼崩乐坏,仁政缺失。如果为师有机会施政,将自费邑始,复兴周礼,推行仁政,造福百姓!”

仲由见孔子还热血沸腾的样子,张口就道:“反正,夫子不得去费邑!否则......”

孔子看着仲由,他没去猜测仲由否则下面的意思,仲由也没说出来。

是的,按仲由的个性,仲由的否则,可能是他可能因此而离孔子而去,甚至成为反对孔子的人。

其实,在仲由心中,不管孔子如何选择,他都会跟着孔子。

仲由的否则,其实就是“那也只好随你”的意思。

孔子纠结了几天,终于采取了未知可否的态度。

公山不狃的人来,他热情接待,但嘴上不应允,也不行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