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件文物(1 / 2)

“老板,这件玩意儿还能再便宜点吗?”翟丹用有点不情愿的表情问。

“这个二十元,概不还价。”老板翻着白眼珠说。

翟丹不动声色地上去摸了摸那个陶罐。

“老板,别欺负我不懂。你这个是仿古的啊!还仿的这么差!用刷漆包浆冒充古玩。”

“废话!要是真的,谁卖你二十块钱一个。”

老板也直率的毫不客气。

“这还有个缺口,摆在家里也不好看啊!”

“掉的那一块碎片在一边摆着了,你看不到吗?自己买回去粘上。”

“都烂掉一块了。十块。十块我就买。”

“最低十五!”

“我身上就这么多钱了。”

翟丹翻开口袋,把所有的钱亮都出来。

“算了!今天没生意。你那几张破烂的毛票子我也不要了,把你那张崭新的十块票子给我,卖给你了。”

“那好,成交。”

翟丹扔下十块钱,拿起罐子放进自行车后架的筐子里,转身蹬着车子就走。

老板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暗暗自喜:“傻小子,这是我进货时人家当赠品,免费送的。一个放摊上充门面的假货,还摔掉块角。上家一分钱没要,我这一转手,就白赚十块。今天烟钱有了!”

老板暗自佩服:自己真是个聪明人。

翟丹跑的更快,他更怕老板反悔。

因为他的手指触摸上去那一瞬间,指尖传来的感觉就告诉他:这个是真货。

东洲城市不大,市博物馆在城南一个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内。

在办公区一间修复兼接待的大屋内,三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翟丹送来的的文物。

1998年,东洲博物馆直属的文物商店还没有关停,隔三差五还有低等级淘汰文物出售。

上世纪八十年代,博物馆没有什么经费,参观门票、文物商店,都是收入来源。

文物商店把收购到的文物,高等级的珍贵文物留下,送博物馆收藏或展出,低等级的大路货淘汰,就放在文物商店出售。

因为是国营部门,而且货都是专家鉴定过,品质有保证,引得很多收藏家前去捡漏。

中国最有名的几个古玩收藏大家,九十年代都经常去逛文物商店。

后来经济发展,政府有了钱,对博物馆财政拨款加大,并把文物出售的口子扎严,文物商店大面积关停,出售文物情况也越来越罕见。

到了二十一世纪,许多博物馆的文物商店已经没有文物出售,干脆就改成了出售纪念品、工艺品的商店。

三个接待售卖文物的工作人员一边观察,一边交谈。

“这个罐子曾被人刷了包浆,不过包浆被懂行的人给小心地去掉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

“陈主任,从哪看出来的?”另一个明显看起来还是实习新手的年轻人问。

“你看这儿——”被称作“陈主任”的中年人,对着罐子上一指。

“去掉包浆的手法有点急,还残留了一点丁点。这个肉眼不好看到,得用高倍放大镜或观察瓷器瑕疵的显微观察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