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胡亥整整准备了一个月才率军出征。
此时的朝堂,已经从最初的紧张变成了暗暗期盼,盼着胡亥早点出去打仗。
咸阳城及下诸县,所有肉食都让皇帝搞去军营了,以至市肆一只鸡都涨到了十钱,他再不走,大伙连肉都吃不上。
不是吃不起,是皇帝要吃,你能那么没眼色?
胡亥不急着走,自然有他的用意。
一是笼络军心。
他遵从尉缭的建议,近一月来便与秦军将士打成一片,有时候吃住都在一起。
胡亥非常明白尉缭的内含深意,在战乱之时,皇帝在军中的威望非常重要,尤其在政治上,只要将士一心,则臣不二选。
第二个原因,就是等,等那些项羽刘季把那些天天惦记反秦的人集结起来。
直到项羽杀了意欲反秦的会稽郡守殷通,宣布起义,刘季张良合兵一处,胡亥才宣布起兵平叛。
胡亥命王修为主将,董翳为副将,李必、骆甲为前锋将军,王元(王离之子为中军将军,张苍为司马令(总参谋长,带秦军十五万,出兵函谷关。
大军之中,除了张苍年长、董翳正年之外,其他全是年轻人。
并且,这些年轻人中,还以王家人为主。
政治方向显而易见,皇帝要培养跟随自己的人。
朝中重臣,唯有章邯多了一个假二卫士令,训练刑徒后备,以待令召。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都尉董翳和御史张苍。
这两个人,赵高祸朝之时,董翳随章邯投项羽,被封翟王。羽败,事刘季,其职不详,终老韩城。
而张苍就厉害了,先后熬死秦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项羽,刘邦、刘盈、吕后和刘恒,这老哥活了14岁,是汉初(灌婴之后名相,历算学家。
眼界奇高的北宋大家王安石,曾言:汉不得韩信,无以得天下,不得张苍,则得之不治!
这可是改革大家王安石的评价,汉朝即使得了天下,没有张苍都不懂如何治理。
可见其人多牛逼!
张苍这老哥跟李斯韩非子师出同门,也是荀子的徒弟,博学多才,程法专精。现在跟着李斯混饭吃,开始任柱下史,现于冯劫下面任御史。
汉史言其于秦,担任御史,因罪逃亡,这说辞是不是似曾相识?
对,张耳本传说张苍是张仪的儿子,张耳的大爷,硬往上贴。
这两人一个河南开封的,一个河南阳武的,一个在秦廷当御史,一个无处可去,只能给寡妇做上门女婿。
柱下史这官大小不说,关键他靠着的是左丞相李斯,就不能拉巴一下颠沛流离到处蹭饭的亲侄子?
也许他在赌,秦朝当廷都是傻逼,根本不知道反秦的张耳是他亲侄子。
张苍张耳历史上还有很多好玩的矛盾点,这里就不说了,太浪费章节。
呵呵,看看历史多么有趣!
胡亥也觉得有趣,就把张苍拉了出来,添点资历,以后好接李斯的班。
因为他特么能活了,一百来岁才死。
(秦朝很多人才,都在汉朝做出了很多大事,秦之所以灭,主要原因就是赵高。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是秦二世,关于这个,我会在本书末章说清楚
行军几日,兵至函谷关,王离来迎。
此时陈胜大将周文以率战车千辆,士卒十万之于关外。
其几次冲关未成,本有损伤,结果倒是对方兵卒越来越多,这让守关的王离从开始的不屑变成现在的惊异。
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年楚怀王合纵五国攻秦,秦军迎敌关外,杀得来犯之敌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其后再无人意破此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