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再把曹参夏侯婴张耳这些新锐都用上,试试?!
冯去疾病三天,朝廷令旨就得乱喽!
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事实!
现在,撬动这种局面的契机来了,陈胜吴广这厮,竟是如此识时务。
试想一下,胡亥如果出去杀了一圈人,别管杀多杀少,再回来,别人会怎么看他?还敢拿他当不稳事的小年轻吗?
手里拿过刀的人,一定比没拿过刀的更令人信服。就算还当他是小孩,也是一个可以拿刀杀人的小孩!
其实胡亥令王修升将军,总算天下兵马,朝中老臣差不多就明白了。
但没一个人敢站出来问这事,更没人敢拦这事,就因为这其中,有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尉缭!
如今大秦,只要尉缭还在,胡亥就敢说,朕一言决断违议者斩!
只要尉缭在,真无一人敢说话。
假设没有尉缭再试试!
早有人跳出来说,你爹都没说有事不能商量呢,你才出来混几天!吧啦吧啦……
可尉缭在,就没人敢支楞。人家是不从兵事,不打仗,不等于他不杀人!
问题是,不管杀了谁,尉缭都能补上那个缺,这就很吓人了。
因此,当朝之中,敢挑衅尉缭这种杀神的,无一人矣。
尉缭与胡亥是忘年神交,当然知道皇帝要干什么。
从政治角度而言,他是赞成胡亥的。
要压服当下朝堂,不经几分铁血的洗礼,是很难做到的。
毕竟现在这些老人,都是跟着始皇帝尸山血海中趟出来的,他们傲视天下群雄,不服都已经习惯了。
但就个人感情而言,尉缭也像所有家长一样,心里充满了担忧。
下朝之后,尉缭便从本是亲卫精英的卫尉之中精选武功高强的死士,再百中选一,建了一支五百人的皇帝亲卫军。
他的时间有点紧,且要在这几天之内便把这批人训练出来,尤其忠诚意志!
如此,晚上还要赶来,跟胡亥分析目前的军情局势。
“陈胜不足道哉,但其称张楚,魏赵必随其后,则六国复燃。”尉缭先从政治状态一语道破当前局势之严峻。
“故,陛下需疾破此贼,以震宵小。以缭所料,陈胜必走龙藏浦(淮河,然经此路,需破荥阳,此城有李由相守,并陈县败军,坚守半载无虞。若其知陛下以另王离率军至函谷关,陈胜只能退守陈郡,或于南阳郡出兵,再取九江郡。若此,陈胜锋芒已失殆尽。然此时,赵已复起,若陛下攻陈平逆,必要留意北方赵军。然以李由才干,守城有余,破敌不及,故此,陛下择才选将须慎之再慎。”
一个好的政治家未必是个好的军事家,但一个好的军事家,必是一个政治家。
尉缭分析了李由的能力,却闭口不提王离在函谷关五万兵马。
难到兵家出身一直行伍的王离不如李由吗?
答案不言而喻,王离动不得!
函谷关不容有失!
函谷关在,大秦的门就是关着的,胡亥再怎么折腾,秦国不会有事,这是兵战根本!
并且,尉缭也没说魏国,更没说复燃之后的其他六国。只说进击陈胜须防赵国。或者以他看,未曾带过兵的胡亥处理不了这么大的事,抑或暗示胡亥收服陈胜之后就该收兵。
因此时,六国复起局势混乱,需要重新审时度势,再定策略或再选兵将。
“陛下。”尉缭又说道:“秦取天下,盖因强弓劲弩远胜六国,故此,行兵布阵地势为要。同等兵力两相对决,凡利弓箭杀敌之地,秦无敌也。
另,陛下礼废卫国,已示诏天下再无分封,此番以后,谋算便失一法,间其之计须慎思。”
尉缭担忧之情溢于言表,接下来又细细分析具体细节,多次告知胡亥,如是兵败何处,该从哪里如何往咸阳逃……
胡亥哭笑不得,跟尉缭说:“缭师,我已经有了策对,请算可行。”
胡亥的想法并不复杂,燕不为惧,如荥阳不失,魏国已是囊中之物。若函谷关不失,取韩只在须臾。因此,平赵为此番出兵第一要务,赵若一平,则仅余齐楚,彼时再做计较。
而平赵,胡亥以定决兵之地: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