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水军诸将的心思
所有人员和物资上船后,赵与芮来到海鹘战舰上。
海鹘战舰又叫‘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种铁甲舰,由南宋原兴元都统制秦世辅创新,其舰舱壁装有铁板,开创了船装甲的先河,船首装有形似铧嘴的犀利铁尖,用以在水战中冲击犁沉敌船,较冲角破坏力更大。
这秦世辅打造的这船还算比较厉害,但是带兵打仗一塌糊涂,当年开禧北伐,他领兵出征,走到半路军队直接溃散了,当时宋军形势尚好,他麾下两万多人没遇金军就自行溃散,简直莫名其妙,南宋北伐最后惨败,他肯定要背一部份锅的。
赵与芮当然不认识秦世辅,他是听说有铁甲船,所以专门来到铁甲船上。
此时他正站在船头,观看海鹘战舰,身边跟着李平夏、李平山、牛宝等自己人,还有几个水军将领。
海鹘战舰全长10丈(约30.72米),宽1.8丈(约5.53米),船底厚1尺(约30.72米),10橹,平时配水手42人,载战士108人,是四百料船(载重约24吨),也是宁宗时期,南宋造的比较多的船。
因为这边没有战事,而且南宋在许浦的水军向来以做生意为主,所以船上只有战士三十多人,平时都用来装载货物。
船上最大的水军将领是副将冯德山,另有准备将阮聪,营指挥使陈东、副指挥袁高、曹志海等人。
几个水军将领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因为原本他们驻守许浦好好的,既没什么战事,还可以顺带做些生意,不料突然一纸调令,朝廷重新设立浙西沿海制置司,官衙并移至许浦,原浙东沿海制置司移置原来的定海,改为由新袭魏王提举,把他们许浦(苏州)调到了定海(宁波)。
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就是原浙东制置司官衙在浙西,现在改为浙西,浙东回到原浙东定海。
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也就是今年早些时期,许浦水军都统制吴英提出,乞增招梢矴水手八百四十人,许浦水军固定在“总以万人为额”的规模。梢矴水手应该是属于掌舵船舶航行的水军。
“啊。不会吧。”赵与芮惊讶无比,不可思议的瞪着他们。
这在后世几乎不可能的,武官七品相当于后世少校,你调来调去,要么营级,要么团级,离着军区主官总参谋长这些不知差了多少里。
阮聪等人这时急了:“禀魏王,咱们可没调升。”
“哦”赵与芮点点头,又问:“冯副将在许浦时呢?”
赵与芮带着几人,指着周边几艘船,一一询问。
于是南宋在中后期,就开始发展小型车船,主要用于浅水和大江作战,主造五车、六车和七车船。
他想到这些,心里还是有点美滋滋的,毕竟自己待遇好了很多,至于水军兄弟能不能吃饱,就得看魏王了。
史弥远就是不想给赵与芮太多战船,故意弄了两艘大型商船给他。
他愁的是几件事,一是定海县水军太少,才过来七艘船,一千多人,其中还有两条跑商的船。
所以庆元府定海县的水军,还是冯德山负责。
他还想再说,赵与芮又问陈东等人。
按宋制,地方主要长官即赵与芮为浙东沿海置制司大使,但水军日常工作由副使负责,而副使,必须是武将。
听到这里,边上阮聪和陈东等人也是脸色通红,几人看着赵与芮欲言又止。
冯德山脸更红了,这么想想,好像真的要多谢魏王。
他可以决定晋升谁,但史弥远可以决定,批不批。
冯德山现在听起来正七品好像有点小,约等于后世少校,而他的定海水军副将这个实职,大概相当于后世团旅级。
南宋初,他也有两个缺点,一是不能在浅水航行,二是不能入海。
赵与芮这艘算是中型车船,是二十车,有四十个翼轮,满员有两百二十多人,载重为八百料(48吨)。
冯德山身为水军一把手,此时正为水军将来发愁。
“一下子升了二十几级呀。”牛宝大声喃喃道:“恭喜冯副将。”
许浦水军又增了近千人,开支更大,当地知府衙门苦不堪言。
要知道此时许浦(苏州)地方财政比庆元府(宁波)还要好,许浦养水军都难,到了庆元府还有好日子过?
这让许浦那边大为光火,很多水军将领对赵与芮不满。
阮聪马上道:“回魏王,末将现在忠训郎,正九品。”
车船分二车,四车,八车、九车、二十三车、二十四车等,后继还有最多的四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