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力出奇迹(2 / 2)

盖房子本身就是周峰的强项,现在的问题是路网运力有限,建筑物资运输比较困难,好在深圳本身就靠海,有自己的小型码头,周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从米国购买了几艘挖沙船,日夜不停的在珠江的各个支流上挖沙,把各种建材从海路运输过来,尽快加速路网的修建。

最痛苦的是工程机械的问题,现在国内除了能够生产一些简单的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都无法生产,周峰不得不进口了一些过来,出租给工程公司使用。

工程机械最关键的就是发动机、地盘和液压机构,而且因为是生产设备,所以需要较高的可靠性和完善快速的售后服务,现在国内生产的质量还不可靠,只能依赖进口。

现阶段进口的工程机械价格贵的让人心疼,见惯了国产工程机械大杀四方的周峰很不满意,未雨绸缪,周峰收购了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公司和专利,组建了一家工程机械公司,负责研发国产的工程机械。

现在国内的工厂制造水平有限,但熟练的工人是不缺的,如果可以带过来新的技术和机器,只要对工人稍作培训,就能代工生产,等时机差不多了,两家企业合并一下,技术和市场就都有了。

工程机械还是优先选择湖南长沙,周峰很快找到了一家愿意代工的工厂,据说是之前三线建设迁移过来的工厂,现在订单没有了,工厂全靠地方财政支撑,内陆省份和三线城市的财政本来就穷得要死,根本无法支撑起这样的工厂,全厂职工的工资也降到了之前的一半,眼看着附近农村已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自己手里的工资却越来越少,厂长和工人们都着急的火烧火燎的。

现在有了新的订单,这个大老板直接把机器和技术带过来,给钱给人给技术,让工厂帮忙加工生产,完全不管内部的改革,只是要求最终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挨过饿的工人们已经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自己连玉米窝头都不一定能吃得上,凝聚力自然是空前的强烈。

这家工厂的厂长也是个聪明人,借着外资老板的名号,对工厂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改革,做好了有奖金,干差了有罚款,影响严重的可以直接开除对应的工人——其实也不算开除,就是打发到其他效益差的工厂,工资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

这样巨大收入差距就要了老命了,加上工厂以前是兵工厂,工人们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底子的,人员素质也高一些,基本上没有人去违反厂规。

周峰特意派了几个办事稳妥管理和技术人员前来驻厂,一是方便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转移,毕竟这些机器和产品标准都是美式欧式的,没有人在现场传授,单靠土专家的摸索自学,速度太慢了;二是协助理顺代工厂的内部制度,防止工人们因为管理层贪腐造成利益受损,影响到产品的交付速度。

这差不多可以算是手把手把饭喂到嘴里了,上一次类似的扶持力度还是二三十年前老大哥无偿援助呢!许多兄弟企业见到这样的条件是眼红的要命,但对此却毫无办法:人家香江的大老板说清楚了,这样的合作只是试点,如果效果比较好就继续合作,如果不行就撤走,机器也会搬走,为了控制风险所以暂时不打算扩大合作规模……

这样的理由非常合理,让人找不出半点反驳的理由。

大力出奇迹,不到半年时间,工厂的产品就生产出来了,经过检验完全合格,货款第二天就打过来了,直接是就是几百万美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